编者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2日、5月21日在北京开幕。
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关键年份既面临新发展机遇,又充满复杂挑战,今年代表和委员们的两会发声备受关注。
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两会战队的组成部分,大河财立方正式“云”启全国两会报道,重点推出“全国两会财经云访谈”,通过视频、语音采访等形式,关注代表委员们的两会发声和高质量发展实践,传递经济领域代表委员好声音,讲好河南财经故事。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473期
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 陈沛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也更关注如何扎实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带贫主体升级和产业服务升级,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宋虎振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表达了上述观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并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扮演全国粮仓重要角色的河南省,下一步该如何做好“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发展十大优势特色产业
覆盖贫困人口193万人
2019年是全面实现小康关键之年。“2019年河南省投入贫困县资金149.8亿元,占全省57.5%,带动覆盖贫困人口309万人。”宋虎振通过一组数据,展示了去年巩固脱贫攻坚的成绩单。
宋虎振认为,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如何因地制宜地将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是我们要考虑的。”
去年以来,河南省因地制宜引导发展优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3095万亩,占全省49%。
而围绕十大优势特色农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也积极引导当地百姓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贫困地区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河南省在53个底子薄弱的县域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71个,建设优势特色基地2721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1个,初步形成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局面,优势特色农业覆盖贫困人口193万人。
培育省级龙头企业300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产业发展“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宋虎振认为,深化龙头企业与经济落后地区的合作,对产业扶贫有重要意义。目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通过推广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模式,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截至2019年底,在53个县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0家,农业产业化集群93个,带贫农民合作社1.02万家,家庭农场3.3万家,带动贫困户92.6万户,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发展“火车头”、扶贫带贫主力军。
此外,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依托全省40285家益农信息社,推进公益、便民、电商、培训体验等“四类”服务进村入户,全年开展便民服务910.3万人次,销售农产品30.3亿元。
“同时,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品牌扶贫行动。”宋虎振介绍,截至2019年底,贫困地区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093个,培育省级农业品牌164个,品牌扶贫覆盖带动贫困人口116万人,品牌溢价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
围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建议
计划年内新增省级农业品牌85个
“今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千方百计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做好稳产保供工作,充分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宋虎振告诉记者。
据悉,河南正在编制新时期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供给中心、粮食储运交易中心、粮食产业制造中心、农机装备制造中心和面向世界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期货价格中心,建设重要农产品协同发展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宋虎振建议国家层面加强对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指导,并在新一轮粮食核心区规划中,加大对河南支持力度。另外,他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间的统筹衔接指导,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使之有遵循、可复制,通过完善工作机制、联动机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为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新思路。
宋虎振透露,今年河南仍将通过产业为抓手,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继续推进贫困地区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示范带动贫困地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谋划好周期短、效益好的特色种养业项目。年内贫困地区优质小麦发展到650万亩,优质花生发展到115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90万亩,中药材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优质饲草作物发展到65万亩,优质果蔬、茶叶、食用菌稳步发展。
二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产能向贫困地区集中。建设好贫困地区现有3个国家级、29个省级产业园和2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组织开展伏牛山香菇、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通过联村带户,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和帮扶成效。
三是开展农产品品牌扶贫。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实施农产品品牌扶贫整县推进,减免相关费用,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和服务。贫困地区年内新增省级农业品牌85个,新增绿色食品标志许可260个,申请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省“三品一标”示范基地10个。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产销对接、提升龙头企业带头能力、推动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等方面做好工作。“宋虎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