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一面旗丨愿做逆行而上的那面旗

2020年06月30日07:28

来源:大河网

  赵松在江汉方舱医院查房并会诊病人。娄昊摄

  □河南日报记者 卢松

  “父亲因病突然去世,身在武汉的我没能见他最后一面,这也许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又觉得没有遗憾。”6月28日,郑州大学毕业典礼上,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赵松发言时,寄语学子们勇于接受人生中的不完美,找准方向勇敢向前。

  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时,赵松义无反顾选择成为逆行者。2月4日,他带领我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医疗队)的46名队员,奔赴疫情最为严峻的武汉。“晚上10点到达酒店后,我们就立即召开第一次临时党支部会议,并组建医生、护理、后勤保障3支党员先锋队,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击疫情一线。”赵松说。

  第二天下午5点,武汉江汉方舱医院交付使用,当晚医疗队的12名队员进入方舱医院,开始收治首批患者。虽然每天都在经历生死考验,但在赵松带领下,医疗队党员冲锋在前,队员精神抖擞,用精湛的医术为生命护航。

  鏖战时刻,2月19日,赵松年过九旬的父亲去世的噩耗传到了武汉。赵松把自己关在房间号啕大哭,心痛、愧疚都随着泪水释放了出来。悲痛之余,他告诉自己,这里是战场、是前线,作为领队要更加坚强,带领大家战胜疫情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不发讣告、家里不设灵堂、不送花圈、不收任何人的礼金,一切从简……”赵松收拾好情绪,给家人发了一条信息后,继续带领队员争分夺秒开展救治工作。

  江汉方舱医院运行34天,赵松带领医疗队收治患者523人,治愈出院401人,是江汉方舱医院入舱时间最长、分管区域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医疗队。抗击疫情战场上,在赵松的帮助和鼓励下,医疗队11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

  1984年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赵松在父母的建议下,回到郑大一附院工作,从一名普通医生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

  作为郑大一附院胸外科知名专家,专程找赵松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为抢救病人,他加班加点、废寝忘食;遇到危重病人,他曾在监护室待了三天三夜……

  “群众得病是最痛苦的时候,医生要耐心释疑答惑,尽心尽责为患者治疗。”正是在赵松“掌舵”下,郑大一附院胸外科人才济济,医护服务态度好,每年手术量和收治病人在全省首屈一指。

  当病人都忙着从县乡到郑州看病时,赵松又反向而行,带头往基层跑。他积极响应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下基层”活动号召,连续数年组织省内胸外科专家到贫困县开展义诊活动,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挂到“专家号”。

  “每次下基层,群众都排很长的队,经常忙到中午一两点才顾上吃饭。”赵松笑言,虽然很辛苦,但能为群众解除病痛,感到很值得。这些年,赵松先后被省卫健委评为“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河南省名医名家志愿服务队优秀个人”等。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不管在手术台上、在抗疫一线,还是送医下乡,赵松都毅然冲锋在前,逆行而上。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