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丨杨法谊:一辈子干农业的“料儿”

2020年06月30日08:49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年来全省党员干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坚守岗位、冲锋在前,涌现出一大批勇担当、善作为的先进典型。

  在建党99周年来临之际,省委组织部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特别报道,把镜头对准其中7名担当作为先进典型。他们中,有人用心用情为民解忧,有人致力科研助农脱贫,有人暖心接待群众来访,有人创新思路弘扬优良传统……他们常年奔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努力带给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汇聚共谋出彩的磅礴力量。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初心故事。

  杨法谊:一辈子干农业的“料儿”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安林

  6月22日一上班,记者来到修武县政协机关,走进修武县政协副主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法谊的办公室。他正伏案工作,桌上摆放着两小罐光碳富硒大米和有关农业的书籍,办公室的角角落落堆满了从蒲公英、菊花、猕猴桃中提取的植物水。

  “这些植物水可作为最生态的美容养颜产品原料。”见记者对办公室的“装扮”好奇,他打趣地说,“我是一辈子干农业的‘料儿’。我还有很多农业‘黑科技’正在研发。”作为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干部,55岁的杨法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走,咱们去乡下转转。”杨法谊边说边往屋外走。10分钟后,车停在城关镇秦厂村绿棵家庭农场。一下车,杨法谊径直走进温室大棚。

  “黎明,赶紧补施叶面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见大棚内冰糖西瓜的叶面颜色变浅,杨法谊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好,杨局长,听您的没错。”农场负责人白黎明顺口答应,“去年在您的指导下,俺家的水果玉米、水果萝卜、彩虹西瓜产量很高,销售火爆。这段时间,俺家种植的绿色瓜果很受青睐,商超纷纷打电话抢购。”

  从绿棵家庭农场一路向北3公里,便是五里源乡大堤屯村云台金谷园特色种植示范园。“去年千亩稻田种植的富硒大米早早就售罄了,今年富硒大米的订单也不断从‘云端’飞来。”望着刚刚插秧结束的稻田,云台金谷园的负责人袁小全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里的稻田平整用了卫星导航平地仪,生物肥喷洒用了无人机,稻田除草虫用了散养在水田里的鸭子,稻草转化成生物菌饲料喂鸭子……这样一来,鸭子肉质鲜美,稻田空气清新,稻米清香扑鼻。

  从这儿离开,车子又向丑鸭非遗工坊驶去。在车上,杨法谊向记者讲述了他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故事。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上大学学的是农学,杨法谊深深懂得农民在田间耕耘的辛苦、对增收致富的渴望。

  2007年3月,他走上了修武县农业局局长的岗位。可该县仅有31.9万亩耕地,是全省耕地面积最小的县,也是农业落后县。

  咋改变?他把农田当成办公室,跑遍全县187个村,看地头、找问题、听建议;到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登门请教,在该县推广了“小麦宽窄行播种”等新技术。

  如今,修武县已成为育种专家挖掘新品种潜力的试验场、栽培专家验证新技术效果的数据库,粮食高产创建打破了19项全国纪录,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

  “‘板凳局长’的称呼是咋来的?”记者问道。2009年春天,杨法谊患上了严重的双侧股骨头坏死病。“由于腿疼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到田里指导时,我就随身带个小板凳,时间长了,群众就叫我‘板凳局长’。”他说。

  两年前,杨法谊的病情略有好转,下乡不用再带板凳了,但群众还是亲切地称他“板凳局长”。

  高产之后,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紧盯高质量做文章,培育云台冰菊、石磨香麦面、硒香豆等绿色有机产品,走一条品牌化的优质农业之路,拓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杨法谊信心满满。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