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2020年地理高考试卷整体结构稳定,试题难易程度适中,素材与高三常练题比较相近,符合课改过渡期的平稳原则,又有人文情怀,兼顾今年疫情对高三复习的影响。”7月8日,大河网记者采访到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高三地理备课组长巩丹宁,请她谈谈对于今年考题的看法,她认为今年的考题突出“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考查,积极导向人地协调观,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注重地理过程分析。
从全国1卷试题素材分析,考查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彰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注重人地关系协调
从试题内容选取上突出考查生态、生产、生活,重在考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规律之间相互影响、如何协调发展问题。例如:选择题1—3考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治沟造地”工程,该工程是2012年国土资函批复、列入全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生态建设成果显著,是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的系统工程。选择题4—5题考查东北盛行风与居民区布置,综合题36题考查“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与自然环境中的降水、光照、地形等因素的关系,这些题均体现了人地协调观,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自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不回避热点区域,注重家国情怀
继承往年地理高考试题特点,热点区域继续考查,例如:从2016年海岸地带贝壳堤到今年选择题7—8题填海造陆,人工岛淡水资源的开发,近年来我国在南沙群岛进行的填海造陆的宏伟工程,捍卫我国神圣领土,2018年科研人员在南沙永暑岛发现了充沛的地下淡水资源,解决南沙军民用水问题。通过热点区域考查,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利用科学技术开发资源,保家卫国,培养家国情怀。
▲关注热点问题,百考不厌,常考常新
气候变化是地理高考的热点问题,气候作为地理环境的一大要素,气候变化特别是近几年的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百考不厌,常考常新。今年选择题9—11题考查气候变暖对长白山岳桦林的影响。2019年全国Ⅲ卷考查全球变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等。近几年高考通过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的考查,更是让人类警觉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观。
▲强化地理过程,注重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考查
近三年全国1卷综合题37题题型稳定,重在考查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内在关联性和时间维度变化,例如,2018年37题考查嫩江西移,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形成扎龙湿地的变化过程,2019年37题考查板块运动导致里海变迁,今年考查板块运动对金沙江流域水文、地貌的影响,江中沙金形成的过程。以上试题重在考查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注重思维广度的延伸,又以时间为线索考查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强化形成过程的分析,不但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而且对地理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总之,在常规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注重对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考查。
通过2020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分析,我们发现,以后地理教学要活化地理学习内容,注重探究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学习对生活、生产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会用地理的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