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送餐路上追逐诗与远方 数十年来写诗三千余首

2020年07月09日11:24

来源:北京日报

  曾经拾荒、摆摊,如今骑车送外卖,王计兵数十年来写诗三千余首

  他在送餐路上追逐诗与远方

  本报记者 王广燕

  “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一首《赶时间的人》,写出了外卖骑手奔波送餐的心情,也触动了许多读者的心。这首诗的作者王计兵,是一名51岁的外卖配送员。近日,王计兵的诗歌在网络引发关注,人们发现了这位外卖大叔的另一面——多年来他做过不下十种职业,写下了3000多首诗,有40余首发表在省级刊物上。诗歌记录下了他酸甜苦辣的经历,也给他的生活带来希望。

  创作 送外卖间隙写诗

  采访王计兵的时间是在中午,这是每天他两种工作的分界点。王计兵开了一家小店,清晨打开店门、清点货物,中午换上衣服,成为饿了么蓝骑手,有时一直送餐到深夜。平均每天王计兵会送二三十单,一个月下来增加5000多元收入。

  7月6日,江苏昆山下着大雨,在布满积水的道路上,王计兵骑着车送外卖,身旁溅起水花。暴雨中送餐时,王计兵观察到,有一些来不及穿上雨衣的骑手被雨水打湿了,衣服贴在身上,肋骨清晰可见。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时时触动他的内心,产生写诗的灵感。等餐的时候,他在手机上记下几个关键词,留待第二天早晨整理思绪,将闪烁的火花整理成诗。

  每日奔波在路上,少不了汗流浃背、风霜雨雪,但在王计兵眼里,送外卖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这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工作,我有时想走远点,接过距离达到20多公里的单,出去转一转就像是自驾游。”在送货路上,王计兵的思绪飘逸,路边的景象是他的灵感来源。“比如看到水鸟在水面起飞带出一条波纹,就可以激发起很多联想。”

  在他的诗里,攀爬在脚手架上的民工“像一筐春蚕爬到了草栅上”;从乡下来看望自己的父亲手足无措地站在楼下,如同“五彩画布上一滴墨”找不到该着落的位置。他的诗里有基层劳动者的生活,有亲情,还有对社会现象的感悟。

  王计兵随身带着书,送外卖的间隙会读书,也会在手机上浏览诗歌相关的论坛。作为他笔下“赶时间的人”,王计兵也有慢下来的时候,“有时一首诗在我脑子里产生雏形,我想把它写下来的时候,会停止接单,把想到的东西写下来。”

  生活 早年打工备尝艰辛

  1969年王计兵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农民家庭,读书读到初二就不得不辍学务农。对文学感兴趣的他经常到书摊买书看。20岁出头时,他写下了一篇反映苏北农村日常生活的微型小说,被刊登在郑州的《百花园》杂志上。

  因为痴迷写作,年少的王计兵与父亲曾产生过矛盾。“1992年,我构思写一篇长篇小说,写得入了迷,把自己关在田野里简陋的小屋里写作,连续几个月不出来干农活。”父亲趁着儿子走出小屋透风的机会,将文稿烧毁,王计兵为此与父亲两个月没有过交流。

  但随着时光流逝,王计兵却读懂了父亲。“他当时很焦虑,担心我精神是不是出了问题。我的父亲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父亲,不善言辞,但爱着孩子,他的举动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两年前父亲的去世,成了王计兵心里永远抚不平的伤口。王计兵写下《想》纪念他:“眉毛有点像,眼睛有点像/鼻子嘴巴也有点像,都不是十分像/我仔细地观察着自己/想把父亲从镜子里喊出来/想让他起身,跟我回家。”

  多年来,王计兵背井离乡打工,收过废品、当过钳工、砌过土坯、批发过水果,后来开了小店,逐渐在城市扎下根。这些年打拼的酸甜苦辣,为王计兵的诗歌赋予厚重的底色。“如果没有这些经历的话,写的诗是飘着的,不靠近生活的。”

  追梦 诗是希望与理想

  王计兵的笔名叫“拾荒”,他说这个名字跟自己曾拾荒的经历有关,同时也寄托着理想,“小时候我和母亲一起捡拾麦穗,如今我希望捡拾文字,喂养精神,让它不再饥饿。”

  对王计兵来说,写诗是生活的一部分,心里闷的时候就想写一些文字。在2009年买了一台电脑后,他开始在网络空间上写诗,最初模仿汪国真等诗人的写作手法,不懂得语言的张力、写作的留白,写得像顺口溜。在日复一日的写作中,王计兵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获得了不少诗歌奖项,一开始反对他写诗的妻子也转变了态度。

  2018年,王计兵被吸纳为江苏省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虽然写诗并没有为王计兵带来多少收入,但他享受诗歌为生活带来的愉悦与希望。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出一本自己的诗集。“我会把梦想一直放在心里,一直写下去。”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