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清廉三黄堂

2020年07月10日07:44

来源:河南日报

  □许保金

  焦作市中站区有个府城村,村中有个王家祠堂:乡贤王公祠。祠堂始建于明永乐五年,拜殿正中高悬匾额“三世黄堂”。这是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为褒奖王家三代官居知府之职为朝廷出力,特赐的匾。

  黄堂,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借指太守。从王氏家族走出的三位知府,他们是:金华知府王铎、西安知府王懋、安庆知府王璠。

  王铎(1358年—1417年),府城村王氏始祖。他自幼聪颖过人,博通经史,为人淳厚,善恶分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中榜魁,任教官。明永乐四年(1406年),他由教官升任金华府知府,永乐十四年告老还乡,永乐十五年逝世,祀邑乡贤祠。

  王铎任金华府知府时,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整饬吏治,除弊兴利,官吏们既害怕他又敬重他。老百姓感激他的恩德,把他的画像挂在家中以表敬重。

  王懋(1394年—1452年)是王铎的第四子,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中进士。历任广东化州判州、直隶通州判州、山东海丰县知县、西安府知府。授中议大夫,祀邑乡贤祠。

  王懋中进士后,到广东化州当判州。化州地处岭南,在明朝时期属“蛮夷之地”,经常发生民族纠纷,以致械斗。王懋到任后到辖区各地走访,了解民情,制定相应对策化解矛盾,在百姓中有很高威望。王懋调任直隶通州判州,当地有些不法商人靠私盐暴富,官府也曾经派兵缉拿。这些盐贩购买兵器和船只,豢养武师打手,官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朝廷就让王懋全权查办。王懋受命后,微服私访,查清楚了作恶多端、行为最甚者有10多人,就全部缉拿归案,按律治罪。从此,通州这个地方再也没有人走私食盐。

  王懋擢陕西西安府知府后,处理了一些陈年积案。但是也惹恼了一些讼棍和污吏。他们对王懋心怀愤恨,写匿名信诬告王懋。三堂司官员就想亲自看王懋如何审案。王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走访,対几宗案件的真实情况已经全部摸查清楚,于是就请三堂司官员上座,并邀百姓旁听。命人把几宗案件牵涉的当事人全部带上大堂,一一审理,没有一个人呼怨喊屈。那些讼棍和污吏由此也都老实了。

  王璠(1422年—1485年)是王懋的长子,自幼资性颖悟,才气通敏,博览群书,嗜学不倦。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中河南亚元,天顺四年(1460年)中进士,初授刑部四川司主事,后擢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又升安庆府知府。

  王璠中进士后,最初任刑部四川司主事。他潜心研究律学,凡是疑难案件都反复推敲,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他用刑平恕,不滥及无辜。而对于那些违法乱纪者,虽是权贵也决不轻饶。上级很看重他,他在同事中也有很好的名声。

  王璠到安庆府上任后,提倡节俭,兴办学校培育人才;经常召集耆老恳求良策,访问民间疾苦,制定相应对策。严格法度,按典办事,“强者除之,暴者抑之,善者抚之”。安庆人心稳定,经济发展,王璠备受拥戴。

  一次,巡抚到安庆后,提出了不合理要求,王璠没有照办,巡抚就指责王璠。后来王璠进京述职时,就把印信吊挂在正堂,单身入京接受考评。考评结束,王璠辞呈,考官纷纷挽留。离京后,王璠权衡再三,不愿与腐败官员同朝为官,便修书一封,让人送往安庆,自己孤身一人返回了故里。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