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卢松
从沈丘县撤回后,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干部刘燚仍然忙碌着。7月11日,周六,他又来到单位加班:汇总整理巡视资料、归档需移交线索……“巡视任务不清仓见底,就一点儿也不敢放松。”刘燚说,“两个月的巡视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和部队24小时战备值班状态差不多。”
今年1月,32岁的刘燚从部队转业进入省委巡视组,既是刚回到地方工作,更是首次参加巡视。到5月9日进驻,刘燚已经恶补了三个月的“功课”,研究巡视政策、借鉴巡视经验、学习巡言巡语,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刚开始时刘燚还是出了个小差错。他负责巡视组与沈丘县的联络工作,第一次拟制发往被巡视党组织的文书用词不够精准,巡视组领导看到后对他提出严肃批评,手把手教他改正,并提醒他:“只言片语代表工作作风,字里行间体现工作标准。”这件事对刘燚触动很大,让他认识到巡视的严肃性。此后,他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不敢有丝毫马虎。
巡视“首秀”,如同初上战场。对于首次参与巡视工作的同志来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考验,但更多的是学习和成长。
省委第七巡视组干部刘晓雨此前是税务系统的一名干将,进入巡视组后,她明显感到了“本领恐慌”。“巡视工作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增强政治鉴别、谈话突破、问题研判等能力,刚开始真不知道从何入手。”刘晓雨说,幸亏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加上自己勤学多问,才快速度过了“迷茫期”。
作为一名90后,面对面和县里50多岁的干部谈话,刚开始有些胆怯,并且抓不住重点。跟着组里的“老纪检”参加两次谈话后,刘晓雨逐渐掌握了谈话技巧:有时真情流露、坦诚以待,有时单刀直入、掌握主动,有时循循善诱、深挖细查,使谈话内容更加精准。
经过一段时间的“补课”和实践,刘晓雨这个新兵慢慢自信起来,说起工作来头头是道,分析问题有真知灼见。“通过这次实践,对巡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总结了一些很实用的工作方法,相信下轮巡视会做得更好。”刘晓雨说。
省委第六巡视组干部何远哲有基层纪委工作经历,第一次参加省委巡视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在信访窗口了解到线索后,经过多方协调,帮助因工伤亡农民工的家属要回赔偿款80万元;他通过暗访和调研,核准实情后,督促推动城区两所小学立行立改,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和安全环境。何远哲对每起信访案件都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了处置化解质量。
“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站位还不够高,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了解不够,透过现象看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何远哲举例说,刚开始查阅资料时,很多经济指标看不懂,经济数据背后代表的意义理解不透,很难精准查找出问题。
巡视组领导言传身教,下沉山区走访调研,与各部门同志座谈……两个月下来,何远哲对县域发展的全貌有了深刻感知,冷冰冰的数据也变得立体起来。“一轮巡视过后,政治站位提升了,大局观念树立了,统筹能力增强了,学会了查找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偏差。”何远哲自信地说,“下轮我要主动请缨,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任务。”
巡视是个大熔炉,淬火成钢。刘燚、刘晓雨、何远哲等越来越多的巡视新兵,正在巡视岗位上经受历练,砥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