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近年来,中国电影人牢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先后推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捉妖记》系列、《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叶问4:完结篇》、《长城》、《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一批用银幕弘扬传统文化之核、用影像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的优秀电影作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内容呈现给观众。同时,这些作品兼具“历史感”与“当代性”,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情感、思想、价值观等方面与观众达成“共同体美学”,实现共情、共鸣、共振,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与统一。
业界认为,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片能够唤起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和亲近性,而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观也能给电影主题增加很多独特性。
接下来,《封神》三部曲、《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山海经之小人国》等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作品都将与观众见面,希望用当代电影语言重新阐释中国经典故事。
◎ 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观为电影主题增加独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正式放映,影片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
《定军山》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更为可贵的是,它将最新潮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戏曲和古典文学题材有机地融为了一体,既符合当时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取向,同时又由于优秀艺术家的精湛表演,使得影片也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民族特色。
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电影创作的“富矿”,传统四大名著、《封神榜》、《山海经》等古籍作品,关羽、赵云、狄仁杰、戚继光、叶问等历史人物,赤壁之战、鸿门宴、镇南关大捷等历史事件都给了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无穷的灵感。
例如早期的《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盘丝洞》等等作品都曾轰动一时,《西厢记》曾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作品,上海“孤岛”电影中出现的《梁红玉》、《苏武牧羊》、《岳飞尽忠报国》、《西施》等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影片也受到观众的欢迎。再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铁扇公主》、《神笔马良》、《孔雀公主》、《阿凡提》、《大闹天宫》、《杨门女将》、《红楼梦》、《七品芝麻官》、《白蛇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宝莲灯》、《卧虎藏龙》等影片,也都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创作灵感,体现着现代审美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元对立与统一,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如同沃土滋润着电影的茁壮成长。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下中国应对全球化而实施的文化战略,在电影产业中已逐渐走向一种文化自觉。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包括《方珍珠》(京韵大鼓、相声,1952年)、《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1953年)、《天仙配》(黄梅戏,1955年)、《李二嫂改嫁》(吕剧,1957年)、《朝阳沟》(豫剧,1963年)、《少林寺》(少林功夫,1982年)、《黄土地》(安塞腰鼓,1985年)、《霸王别姬》(京剧,1993年)、《变脸》(川剧变脸,1997年)等影片,都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一些原生态的、民间的瑰宝重放异彩,延续民族文化的文脉。
电影产业化以来,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电影艺术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深层体现。其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墨攻》,历史人物传记类作品《孔子》、《梅兰芳》、《一代宗师》、《叶问》系列,神话类电影《西游记》系列、周星驰的《西游》系列、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奇幻类作品《捉妖记》系列、《妖猫传》、《画皮》系列,以及《赤壁》、《赵氏孤儿》、《太极》系列、《狄仁杰》系列、《忠烈杨家将》、《道士下山》、《刺客聂隐娘》、《功夫熊猫3》、《功夫瑜伽》、《卧虎藏龙2》、《百鸟朝凤》、《大唐玄奘》、《天将雄师》、《长城》、《绣春刀》系列、《龙之战》、《荡寇风云》、《影》、《神探蒲松龄》等等,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等传统文化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选择。电影《嘎达梅林》改编自蒙古族长篇叙事歌《嘎达梅林》,《赵氏孤儿》来源于“赵氏孤儿传说”,《不肯去观音》改编自“观音传说”,《花木兰》改编自“木兰传说”,《忠烈杨家将》取材于“杨家将传说”。哈斯朝鲁导演的《长调》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展现,吴天明在遗作《百鸟朝凤》中,用悲悯的情怀表达了对传统艺术形式“唢呐”的忧思和感怀,刻画了社会变革中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对艺术信念的坚守。《盛世秧歌》反映了山东商河鼓子秧歌,《花腰新娘》则展示了花腰彝族“龙舞”的独特魅力。杨凡导演的《凤冠情事》、陈力导演的《爱在廊桥》、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等都是反映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哈斯朝鲁导演的影片《唐卡》展现了“藏族唐卡”的魅力和西藏壮美的自然风光,陈雨田导演的《窗花》通过描述韩江、石头、香儿三个人物角色之间的淳朴爱情,为观众呈现了蔚县剪纸的艺术魅力。
此外,郑晓龙导演的《刮痧》、詹文冠导演的《正骨》展现了传统医学药学的精髓,韩万峰导演的《尔玛的婚礼》、王颖导演的《雪花秘扇》、金良言导演的《十里红妆》、万玛才旦导演的《静静的嘛呢石》等聚焦了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知识、民间信仰等传统民俗。
导演张艺谋在阐述《影》的创作时曾表示,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非常深厚,一直是电影人创作源泉,《影》一定会触及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水平、价值判断,传统文化题材在中国电影的创作中始终是重要的一块。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传统四大名著、《封神榜》、《山海经》之外,我们还有大量的文献古籍,有较大的开掘空间。历史上很多真实人物,他们的身上具有中国精神。没有文艺作品的传播,观众少有耳闻,这些人物、故事的挖掘,还要有相关的配套准备,比如重点历史人物的推荐,才能形成有价值的IP。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君健表示,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电影人对传统文化题材的挖掘力度和覆盖面还是很不错的,中国一向有历史和传统的精神,包括历史传说、传统文化在电影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一方面电影人希望能够唤起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和亲近性,而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观也能给电影主题增加很多独特性。
◎ 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片,近年来获得了观众的认同。目前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前30位的影片中,有《哪吒之魔童降世》(50.13亿)、《捉妖记》(24.4亿)、《捉妖记2》(22.37亿)、《功夫瑜伽》(17.48亿)、《西游:伏妖篇》(16.52亿)、《西游:降魔篇》(12.46亿)、《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1.98亿)、《叶问4:完结篇》(11.81亿)、《长城》(11.73亿)、《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0.44亿)、《盗墓笔记》(10.02亿)、《功夫熊猫3》(10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9.56亿)、《智取威虎山》(8.81亿)等近20部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影片。
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蓝本进行的全新艺术创作,体现了主创的工匠精神、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传承,以及艺术创新的民族化。同时,影片从传统文化题材中寻找灵感,吸取养分,并通过现代化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使之贴近现代生活,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打动观众受到欢迎。
谈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原因,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曾指出,一方面,要破除神话故事中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秩序思想,保留“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中华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也要以现代化的方式让这些精华与当代人的生活产生联系,在这一点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在《大圣归来》中,导演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西游记》的故事,孙悟空与唐僧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师徒关系,而更像是互相救赎、共同成长的伙伴。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主人公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道出了他对命运的不屈与反抗。这一表现让哪吒以一个现代化的人格出现在传统美学的大氛围中,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森严的礼教等级观念,但却恰恰展示出了现代青年人对于秩序的反叛,让影片更容易被青年人认可和接受。
业界也一直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改编成电影,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梁君健认为,一方面在现实主义的角度,把历史中脍炙人口、尚未被挖掘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呈现。从海外的经验看,好莱坞、英国、日韩以真实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视创作已成气候。中国的历史足够长,资料足够丰富,人物事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很适合电影化的呈现和改编。
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幻想文学,比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狄仁杰》系列等等,虽有一些历史的影子,但还是以通俗文学、戏曲、小说等题材中寻找元素、原型,进行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转化,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把传统要素和新的视听语言结合,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框架,进行了当代化的改编,这也是此类作品受到观众青睐的原因。
饶曙光表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在现代化转化方面做得不错,这些影片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灵感和故事内核,但故事情节和价值观表达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相适应,与当下价值观理念、人们追求的幸福生活相匹配,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念相融合。
同时,在美学呈现方面,这些影片具有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国人的美学心理相适应。饶曙光表示,传统文化题材电影作品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更要实现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的传播。
◎ 从传统文化提炼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作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目前,随着中国文化传播向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趋势迈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提供了宏大背景,而电影在塑造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英雄》(2004年海外上映,票房5300万美元)、《卧虎藏龙》(2000年上映,票房1.28亿美元)、《霍元甲》(2006年上映,票房2400万美元),以及《叶问》系列、《十面埋伏》、《长城》等影片都在海外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纵观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中国电影作品,都突出了我们中国文化特色或价值理念,它们都清晰的打上了中国烙印。因此我们需要在本土文化的审美范畴和国际化的审美趣味之间达到平衡,既要突出中国特色又要符合国外观众的审美需求,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和文化品牌。
在传统文化题材作品“走出去”的层面,梁君健观察到两种不一样的历史阶段,早期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明、非洲文明一样,为西方主流电影和主流观众提供了东方想象,它的呈现是一种差异化的东方色彩和异域风情。而在近期,得到主流市场认同的电影,它的背景、美学、价值观既是传统的,有很强地域文化的特征,但也会提炼出被世界不同文化分享的一面,强调文化的共享性、共融性,与我们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路相一致。
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
梁君健认为,把具有传统文化特点,也引起大家共鸣、激发共同情感,弘扬共同价值,在电影中挖掘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走出去”,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和异域风情的消费。
谈到异域风情的消费,在电影作品中,中国功夫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武术文化,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具备的道德修养,既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又反映了东方的民族文化色彩,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饶曙光认为,这类作品较好地实现了海外传播,这些IP作为中华文化精神的体现,在国外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此类题材可以用商业大片、类型片的形式进行包装,在工业化层面达到现代电影的品质和水准,就会更好地被海外观众接受,更好地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
由此见得,中国电影人应该站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点上,发掘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用人类普遍接受的方式传播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思想观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电影品牌。制定正确的电影文化传播策略,让国际观众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电影产生兴趣和开始喜欢中国电影。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体现在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被国际市场接受和认同。
◎ 《封神》三部曲等作品即将上映
用当代电影语言重新阐释中国经典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这些重要阐述,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阐明了在新时代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电影产业受疫情影响,至今仍未完全复工复产,但如《封神》三部曲、《姜子牙》、《新封神:哪吒重生》、《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西游记之三借芭蕉扇》、《山海经之小人国》等等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作品,都已经“蓄势待发”,希望用当代电影语言重新阐释中国经典故事。
其中,《封神三部曲》将呈现出了民族文学经典的传统气韵,将中国经典的美学元素进行融合再创造,用观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现代视角去呈现商周历史、道教文化和那些超乎想象的神仙妖魔、珍禽异兽。
对于此类作品的创作,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尹鸿认为,合适的神话故事改编路径,应当兼具“历史感”与“当代性”。他谈到,从上世纪80年代起,许许多多的历史形象就曾被多角度改编。我们一方面不能让传统文化回到历史当中,“穿着古装”来到现代,另一方面又不能让传统文化全部变成了现代的东西,这之间的矛盾就形成了实际创作中的挑战。虽然《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作品获得了成功,但电影市场也仍有许多不成功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之下,成功的案例背后有什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梁君健表示,传统题材电影的创新性发展,首先要摸透当下的社会需求,摸透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观众和世界观众的需求,这里不仅仅是娱乐需求,而是对于共同价值观和跨文化理解的需求。从需求出发,再看传统文化看有哪些可以做借鉴,分享,能够解决当下问题,为电影创作提供参照和精神资源。
同时,传统文化代表了集体认同感和社会凝聚性,代表着共同记忆、共同经历和共同审美诉求,这样的题材和内容值得电影人继承和发展,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认同我们的历史,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也能够帮助我们更有自信地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饶曙光表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资源以及中华优秀文化精神,通过有创意的方式进行现代化转换,找到好的故事并实现有智慧的叙事,同时与现代电影工业水平、类型电影创作手法进行无缝对接,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也为我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尹鸿表示,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应该去继承,而是要选择性地进行现代化转化,让传统文化更符合今天现代文明的需求。
他认为,哪吒的故事虽然带有神话传说色彩,但本身不具有强烈的符号感,所以在进行颠覆性改编时观众更易接受,而不容易产生电影不尊重传统文化的感觉。此外,原本的李靖形象古板、严苛,而在改编后,李靖形象传达出的父爱更具现代感,行为动机自然明确,表达出的父子关系让人更有代入感,也就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传统文化题材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满足了当时的时代需求,而要让它进入如今的现实中成为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就要让它与今天的文明进行对话。
饶曙光同样认为,对传统文化中一些保守、负面的内容要有所警惕,在现代化转化与创新发展时要有效筛选,更好地与今天现代化生活相适应。同时,还要以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主流观众群的日常生活方式、对艺术的欣赏方式进行故事讲述,能够深入他们的内心,在情感、思想、价值观等方面达成“共同体美学”,实现共情、共鸣、共振,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