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才子刘希夷 盛唐之音开启人

2020年07月30日07:45

来源:大河报

  夷园刘希夷纪念堂

  夷园刘希夷诗刻

  刘墓唐柏三炷香。汝州画家张文崇作

  □尚自昌

  唐诗是唐代儒客文人用智慧砌垒起的一个文化高地。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其成就却最为辉煌,李白、王维、孟浩然、杜甫、高适、岑参等才华横溢的诗人,生产出了诸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初唐汝州诗人刘希夷,没过而立之年而陨落,仅留下了28题35首诗作,多为脍炙人口的“传世品”,流露着年轻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豪情和霸气,其题材之广泛、语言之清新、诗义之通俗,诗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交融着情景韵理,对后世影响深远,无疑对大唐诗歌盛世的开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盛唐出版的《正声集》誉之为初唐才子第一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相洲先生在《刘希夷历史地位重估》中指出:盛唐之音骨力遒劲,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四项内涵,在初唐近百年诗歌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众多诗人各有贡献,而刘希夷是唯一同时兼备这四种风格的诗人,这使他成为初唐诗发展的总结者,他以实际诗歌创作,预示着盛唐之音即将到来。

  初唐文坛一俊杰

  刘希夷(651-680),一名庭芝,字延之,唐代汝州梁县人。刘希夷3岁丧父,随母亲在豫西外祖母家居住。他自幼聪明,过目不忘,深受外祖父宋令文喜爱。上元二年(675),25岁的刘希夷与其舅舅宋之问赴长安会考,双双考中进士。

  刘希夷出生在唐初经济发达的时代,在自由开放思想的影响下,诗歌随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走向大众。

  在重文的唐代,聪明好学的刘希夷自然把通过科举入仕作为完善人生的重要途径。父亲的早逝无疑缩短了他人生的成熟期。从小寄寓外祖父家,虽有外祖父的偏爱,从心理上不可能没有寄人篱下的压抑。命运多舛的环境对于一个有进取心的年轻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对刘诗风格的形成无疑有很大的影响。

  特殊的生活环境促成他的早熟和提前进入诗人创作的盛期和高产期,在印刷比较发达的唐代应该有大量的诗作留传于世。但由于刘希夷考中进士后,官场不顺,人微诗轻,很少有人向他求诗保存,也少有人与他诗和互赠。加上英年早逝,他没经济能力和时间把自己的诗作出版。所以刘诗留传后世的不多,也不被人重视。玄宗天宝年间,丽正殿学士孙翌,选时人诗三卷为《正声集》,把刘希夷的一些诗选进去,并评价说刘希夷的诗是全集中最好的诗。此后刘希夷的诗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声名鹊起。

  由于《正声集》的原因,后人不断从民间搜集和整理刘希夷散落的诗文。《旧唐诗》艺文志《志第二十七经籍下》记有《刘希夷集》三卷。《宋史》艺文志记有《刘希夷集》四卷。元人辛文房作的《唐才子传》记刘希夷“有集十卷及诗集四卷,今传”。说明元代刘希夷还有文集十卷和诗集四卷留传。

  刘的文集今天已不能看到,其诗赋仅能看到28题35首,其中《全唐诗·卷82》28首,《全唐诗续拾卷七》4首,《全唐诗外编》两首,《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九1首。

  开启初唐新诗风

  从刘希夷现存的35首诗赋来看,他的诗歌有诸多艺术特点。

  一是题材内容丰富。初唐后期,近体诗已基本定型和成熟,并逐步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和风尚,刘希夷却依然主要进行汉魏乐府诗创作,特别是长篇歌行体的创作用力尤多,是其艺术特色最为鲜明、艺术成就最高的诗篇所在。

  刘希夷采用乐府诗“即事名篇”的艺术传统,坚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使其诗歌在题材上有了很大的拓展,而且诗歌的格调高昂,境界开阔,“气势豪迈,近乎盛唐之音”。

  唐代才子多倜傥,唐代女子爱风流,能歌善舞“高富帅”式的刘希夷正值青春年少,自然是众多“白富美”追爱的首选。爱情诗作自然是常处在热恋中的刘氏在创作中的重要题材。所以刘希夷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刘希夷现存诗中,以写闺情的诗篇最多,如《采桑》《晚春》《春女行》《代闺人春日》《代秦女赠行人》《览镜》《捣衣篇》等,或表现青年女子的形体美,服饰美,或反映其生活环境的清静,幽雅,或描绘人物的举止,情态和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显然带有六朝宫体诗的遗风和余韵,反映出一种轻艳明丽的诗风。

  刘希夷的诗歌,相较于同时代诸多诗人,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也是不争的事实。

  边塞诗:《将军行》《入塞》;从军诗:《从军行》《送友人之新丰》;咏怀诗:《谒汉世祖庙》《巫山怀古》;闺怨诗:《览镜》《代悲白头翁》;行旅诗:《洛川怀古》《嵩岳闻笙》;写景诗:《江南曲八首》《春日行歌》;山水诗:《归山》《晚憩南阳旅馆》;咏物诗:《死马赋》《孤松篇》;

  送行诗:《饯李秀才赴举》《故园置酒》;题赠诗:《秋日题汝阳潭壁》《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等。

  刘氏因仕途不佳,把忧郁的心情寄寓大自然中释怀,创作出了独自风格的山水诗。

  二是语言清新自然。刘希夷的诗歌语言自然,如他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整首诗很是自然,也极为流畅,好似从口中随便地讲出,随意地流出,没有人为雕琢痕迹。特别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比喻极其贴切恰当,包含哲理,成为诗歌诞生之后到今天传诵不衰的名句,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叠词,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从军行》:“秋天风飒飒,群胡马行疾。严城昼不开,伏兵暗相失。天子庙堂拜,将军凶门出。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军门压黄河,兵气冲白日。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南登汉月孤,北走代云密。进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前两句写秋高气爽,风紧沁凉,敌军马肥体壮,且敌方众多,行动迅速,快速南下。尤其是“群胡马行疾”一句,将敌人嚣张气焰、骄横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接着两句写我军可能由于戍边的人数不多,不敢仓促迎战,只能白天严关城门,夜晚埋伏兵卒相守。下两句是将军在庙堂之上拜谢,奉命出征前线。“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一句,着重描写将军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接下一句写我军在黄河的西北边上驻扎下营盘,士兵的豪气冲天,整支队伍一心一意、同仇敌忾,有种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气概。下面六句刻画了一位将军的高大形象:将军胸有大志,有强烈的爱国心,边防有紧急军情,立刻投笔从戎,且精通兵法,转战多地,功勋较多。最后二句,为诗人的感慨,字句中间充满着对保家卫国将士们的敬意和对他们事业的向往。整首诗篇,字句清新自然,无雕琢痕迹,读来意思明了。

  三是内容通俗易懂。刘希夷的三十五首诗,从内容来看用词上不晦涩、不拗口,通俗易懂。

  《江南曲》其三:“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苹。果气时不歇,苹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采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在美丽如画的江南春天遇到了一位意中人“陇西客”,女子以江南之物“灵果”赠与意中人,但最终没有结果,表明女子追求自己的恋人未获结果。意思十分明了。《代悲白头翁》体裁为“七言歌行”。这样的诗体,魏晋南北朝以来,大多用在乐府歌辞之中,到了唐代,渐渐脱离了乐府,成为一种七言古诗的形式,已不是乐府曲辞了。初唐的诗人卢照邻、骆宾王等都有篇幅较长的歌行,不过他们的句法,还是继承了齐梁诗歌的浓烈风气,又多是对句。刘希夷的歌行,极少用到对句,用典故也不多。文字不仅明白,而且流利,诗意也不十分隐晦。这些通俗易懂的诗在盛唐被李白等诗人发扬光大,成为唐诗的主流。

  四是情景韵理交融。刘希夷诗歌意境,景色明丽,情景交融而富于诗情画意。

  《代悲白头翁》《春女行》等诗歌在情感的真挚,笔调的明朗,语言的清新,尤其在哲理的思索和诗歌意象的创设方面,对诗歌意境的净化、开拓与创新,形成优美、清丽的诗歌意境影响深远。

  《送友人之新丰》:“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泪随黄叶下,愁向绿樽生。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宾游宽旅宴,王事促严程。”诗情从景起,景随情来,情景浑然一体。诗人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使得其笔下的诗篇情感表现得十分真挚,其情之真、之深、之善,令读者为之动容。

  《嵩岳闻笙》:“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那如画的“明月”“空山”“夜色”、“小草”清景和天籁般的“秋风”“虫鸣”声;那“散发”“坐卧”在风中的游人,在尽情地享用喜欢的“清景”。“风止”后月夜更加清静,惟有各种“虫鸣”和声相伴。诗人不由得拿出行囊中的笙轻轻吹奏,与无数“虫鸣”合唱一起融入了大自然之中。全诗从始至终显得格调清新,笔致爽朗,意象明丽。诗论家称诗人对诗歌创设的意境已有意识地进行了“净化”和“提纯”。

  五是婉转蕴藉清新明丽。少年才子总富有创新和幻想,在远离上层生活的野行中,对诗歌的创作不断革新和发展,形成了自身婉转蕴藉、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诗中多采用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和婉而多讽、含蓄蕴藉的艺术格调,使其诗歌形成了形象生动活泼流转清新可喜的语言特色。《死马赋》正是诗人这一思想情感的真实体现与具体反映。诗篇以一位战士的心理与口吻,深切悼念曾与自己一起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的老战马,终因年老而冻死在槽头,却依然保持着昂首嘶鸣的状态,真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令人肃然起敬。显然,战马也是诗人用来自比,意在表明自己的心迹,可谓用意深刻。

  诗艺诗风启后人

  刘希夷是初唐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继承、弘扬前人的优良传统,汲取时人的长处的基础上并加以革新、发展和创造,在唐代诗歌由初唐迈向盛唐的历史大跨越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

  刘希夷生活的时代,北方胡人常侵犯中原,破坏人们宁静的生活。刘氏虽然仕途不佳,但生活却很安全快活。胡人的入侵,让年轻好胜的刘氏十分不高兴,非常支持国家对侵略者的打击。曾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讨伐匈奴的多次战斗,以亲见亲闻的感受,诗述战斗的全过程,特别是《将军行》成为影响深远的边塞诗代表作。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介绍刘诗8首,将其放在首篇介绍。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

  先写将军在战斗即将打响之际,竟然大开辕门,巍然迎风而立,在危急的军情面前,大有一种谢安当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心不慌的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显示出其异常的镇定沉着、冷静淡定以及凛然不可侵犯的无比威严,更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指挥若定,成竹在胸的非凡文韬武略。继写士兵们义愤填膺,同仇敌忾,一旦号令响起便奋勇向前,斩杀仇敌的威武阵势与高昂士气。再写冲锋号角震天响起,将士们跃马向前、英勇杀敌,显示出唐军攻无不克、不战而溃的颓势。全诗慷慨激昂,充满英雄气概,已具盛唐边塞诗的风韵。当然,诗中亦隐含着诗人远大的志向与抱负。

  李白的边塞诗代表作与刘希夷的《将军行》同名:“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首句写将军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紧接着写的是有关生死的“城南已合数重围”严酷考验。结果是主人公老将军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射杀了敌将,使围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诗中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诗人敢于写败仗,并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与刘希夷的《将军行》对比,晚于刘希夷50年出生的李白的诗总有点模仿刘诗的感觉。描写的情节也没有刘诗让人读后过瘾和解气。

  晚于刘希夷100多年出生的唐代诗人张籍也有一首《将军行》边塞诗:“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蓬莱殿前赐六纛,还领禁兵为部曲。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战车彭彭旌旗动,三十六军齐上陇。陇头战胜夜亦行,分兵处处收旧城。胡儿杀尽阴碛暮,扰扰唯有牛羊声。边人亲戚曾战没,今逐官军收旧骨。碛西行见万里空,幕府独奏将军功。”有人将其与刘诗相比,认为有点像打油诗的味道。

  《秋日题汝阳潭壁》与《小石潭记》。《秋日题汝阳潭壁》是刘希夷在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季,独自一人来到家乡汝河边排遣,看到静静的汝河时所感。为汝水留下了唯一一首诗作:“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此诗的氛围和环境显得阴森而清幽,写景则清丽如画。

  柳宗元的著名游记散文《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如果把《秋日题汝阳潭壁》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秋日游汝阳潭记》。两文对比,后者“仿佛是前者临摹而得,化用而来。”(《论刘希夷诗歌的艺术特征》作者盐城工学院编辑部李军)

  《代悲白头翁》与《红楼梦》。刘希夷的闺情诗作多传承着汉乐府的古风。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代表作《代白头翁》就是其中典型的相和歌辞。特别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连《红楼梦》里的许多诗,也有专家说是抄袭刘希夷的。

  故土敬之为诗神

  刘希夷在家乡生活的时间不长,但对家乡感情很深,现存的35首诗歌中,不少与汝州有关。《代白头翁》是由汝州到洛阳途中有感而发,想念的是不复洛阳东的汝州故人。《故园置酒》是在江南回到汝州后与朋友一起喝酒时怀念江南美景的感受。《嵩山闰笙》写的是从洛阳回汝州游嵩山的夜里,对着月光弹琴吹笙的快活情景。《秋日题汝阳潭壁》是漫步汝河时对家乡秋天的赞美。《洛川怀古》为汝州去洛途中有感而发。

  这位本叫庭芝的汝州才子,因怀才不遇,常叹人生的苦短,在潜心诗歌创作中,悟出了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的真谛,因此改名为希夷,希望自己达到虚寂玄妙的境界。

  1340年前的一天,他留下了“一语成谶”的成语,走了短暂的人生路程。

  《大唐新语》卷八,刘诗(《代白头翁》)成后既而自悔云:“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既而叹曰:“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诗人既悟出“其不祥欤”,自然要考虑不祥后的归宿,死后葬风穴山下,寻取清静无为,任其自然的来生。

  刘氏本想葬在一个清静地方,却成了汝人敬仰的闹区。据碑文记载,唐代初葬的刘墓只是个不大的土冢,有好事者环墓周植柏29棵,希望他短短的29岁人生能与翠柏长青。其中有两棵在人们的呵护下,经过千年的成长,成了风穴寺的树王。其一高三丈,四人方可合抱,树颈分三枝,故称“三炷香”。其二高也三丈,需五人合抱,树荫面积百多平方,状如巨伞,故称“一蓬伞”。可惜这两棵树王毁于民国未的无政府状态之下。

  清雍正七年(1729年),汝州文人用青石将刘墓护砌,使土冢变成了石冢,并立碑刻“唐诗人刘希夷墓”。

  清乾隆五年(1740年),山东人宋名立任汝州直州,在汝州学宫创建诗宗祠,将刘希夷和金明清时期的4位汝州籍诗人敬祀之中。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汝州知州王彝象任,途经风穴寺特拜谒其墓,然而看到墓地十分荒凉,命人重修刘希夷衣冠冢,并撰墓志立碑于坟前。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封市人冯承志在风穴寺读书,发现刘墓毁坏严重,回乡时劝说父亲冯宝堃重修。冯宝堃出资,“即托省师鸠工修之,重封马鬣,环以砖墙”。宝堃还撰写了碑文,承志书丹,刻石于墓前。碑今在夷园门南侧。

  1984年,在张绍文等24位知名人士倡议下,原临汝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建纪念堂和厢房各5间,大门一个,门额请楚图南先生书丹“夷园”之名,并刻墓碑一块立于墓前。从此刘氏墓园成了“夷园”。

  2014年开始对夷园进行扩容,增加了广场、游廊、书院等,成为风穴寺景区的重要景点。

  2018年元旦,景区对刘希夷墓冢进行了修缮,李志军先生书写“唐代诗人刘希夷之墓”刻石于墓前。

  汝州崇诗尚文、尊师重教的淳朴民风,虽始自周文王教化之王畿之地两周,与唐代刘希夷的榜样力量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作者系汝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有《风穴寺探秘》《汝瓷的前世今生》《汝文化简论》等书)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