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相瑞黄红立赵博
“美啊——”
大河田园雅竹农庄天鹅湖旁,从郑州来的游客李梦露看到这里有“喊泉”,激动地拿起话筒大喊起来。
一米,两米,三米……一股清泉从湖面喷涌而出,直冲天空。
农庄紧邻新安县正村镇石泉村,石泉村真的有泉。
向北不远处的山壁上,一股股细流从石缝里涓涓流出,当地人修砌了一个三米见方的池子,用来储存泉水。
“我们村原来叫石龙泉村,从山上流下的龙泉水清澈甘甜,长年不断。”5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毛献新指着石壁回忆说,十几年前,泉水流量很大,离老远都能听到“咚咚咚”的流水声,全村1000多口人吃水全靠它。
“寒泉出石隙,流向北山阿。”沟沟壑壑里的细流汇成畛河,向北流入滚滚黄河主干流。小浪底蓄水后,新安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成就了“水域三千里,星岛万颗珠”的自然景观,新安称之为万山湖。畛河水域是万山湖的主要组成部分。
8月5日,李梦露一行穿过石泉村,分别沿着金山银山路进入大河风光观光带,一路格桑花开,紫薇争艳,树枝摇曳,飞鸟欢歌。
登上临河的河晏亭,绿满眼,风满袖。向南望,是国储林和大河田园,片片新绿醉望眼;向北瞰,是小浪底库区畛河谷地,层层绿染如画卷。“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李梦露说她想起了“岳阳楼”,想起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原来这里是荒坡薄田,乱石遍地,杂草丛生。”正村镇党委书记付光伟说,随着国储林项目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镇党委、镇政府围绕“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两条主线,通过生态建设让荒山变绿洲、田园变花园,让绿水青山既有颜值,又有产值,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源泉活水。
正村镇国储林项目自2019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完成栽植面积3600亩。返乡创业的韩云伟看到了商机,决定做足绿色生态这篇“大文章”。
市、县、镇党委政府和韩云伟“同频共振”,规划了大河田园沟域经济示范带,计划总投资3.5亿元,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项目覆盖1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3816户16789人。一期工程中雅竹农庄建设项目已初具规模,涵盖特色餐饮、采摘、农耕、绿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分区。
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水盈润田园。国家的好政策、国储林项目和母亲河的水,让企业受益,也让当地群众受益,王世功和王涛父子就是直接受益者。
61岁的王世功骑着三轮车,正准备去镇上购买建材,他在大河田园乡村旅游度假区就业。“当小工,一天能挣50元,累不着!家里还种了三四亩玉米,去年国储林项目征了两亩地,每亩补贴500元。”
儿子王涛现在是大河田园乡村旅游度假区的行政助理,大学毕业后在外闯荡了一阵子,对黄河的依恋,对绿色的向往,对未来的期许,让他毅然返回家乡,带领老乡奔小康。“咱的保安、保洁、服务员及修整窑洞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和30多个老乡在一起工作,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王涛说。
依托沿黄生态建设和自然美景,许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还有农户通过入股分红、售卖特色农产品增加收入。毛献新说,村里还成立了造林专业合作社,解决本村100余人就业问题,让他们在绿化家园的过程中增收致富。
8月6日清晨,在窑洞民宿住宿的李梦露被阵阵鸟鸣叫醒,蒙蒙的细雨,清新的空气,令她陶醉,令她痴迷。
叫上小伙伴,拿起手机,她们做起了直播。这里的茂林修竹、小桥流水,这里的石桌石凳、青砖碧瓦,这里的白鹅戏水、孔雀开屏……通过网络传到千万人的手机屏幕。
9时30分,雅竹农庄晨会开始,在此上班的30多名村民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嘹亮的歌声在山谷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