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节”在平时,“约”在制度

2020年08月13日16:16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薛世君

  餐饮浪费现象,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

  8月12日,全国各地多个餐饮、烹饪协会接连发出倡议,深入做好“光盘行动”。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也发出《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倡议书》,明确倡议推行“分餐制”、鼓励“小份菜”。央视新闻等媒体甚至点名网络大胃王吃播秀,被网友调侃说“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这些新闻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必须刹住。

  有次在乡下参加一场婚宴,大院子里摆了二十多桌,菜一个接一个上,摆不下了就摞起来,而且全是肉菜,一个素菜都没有。最后,压在下面的一些菜,甚至都没动几筷。问同桌的老乡为啥现在这么铺张,答曰:面子。别人待客都这么搞,你少了就会没面子。但是那一桌子一桌子的剩菜,按照咱们河南的方言说法,实在是“腌心”。

  此前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报告中还说,大型餐馆食物浪费量较高,原因在于朋友、商务聚会比较多。这两种就餐类型在点餐中往往更加注重“面子”而不是“肚子”,且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酒水饮用,减少了其他的食物的食用,遂导致食物浪费现象更为严重。

  电影《一九四二》中说,那一年发生了“吃的问题”。现在“吃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吃”的问题,依然还是问题。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五家机构近日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一生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的袁隆平院士,曾对浪费现象痛心疾首:“我们科研人员辛辛苦苦,哪怕每亩水稻产量提高5-10斤都非常不容易,可是这些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比用刀扎我的心都要痛。”

  其实,食物浪费还不仅仅意味着食物本身的浪费,更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土地、能源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不可逆消耗,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有人觉得现在条件好了,浪费点粮食没啥事,但是看看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载现状,再看看食物浪费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这还仅仅是浪费点粮食的问题吗?

  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制度上去想办法。现实中,一些浪费现象时有反复,一些铺张行为禁而难绝,除了认识层面的不足,恐怕主要还在于制度约束的疏漏,比如相关规定模糊乏力,惩戒措施温柔缺位等等。要从源头上狠刹浪费奢靡之风,不仅需要道德自律、动员号召,更需要刚性的制度约束、严厉的惩戒机制,最终形成一种不光“盘子”就是丢“面子”、光了“盘子”才真的有“面子”的社会氛围。

  这几年到各地采访发现,“红白理事会”对遏制基层的浪费现象居功至伟,办多少酒席,上几个菜,喝什么酒,都定下标准,谁也不能超。开展“光盘行动”,减少“舌尖上的浪费”,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制度。啥时候这方面的“制度权威”树起来了,形成了利剑高悬不敢浪费、法规昭彰不易浪费的长效机制,“舌尖上的浪费”方能被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