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有个“故事窝儿”,他们用“瞎话儿”传文化

2020年09月03日21:47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胡昌浩 王超越

  “家住黄河套,学会造大炮,一天造三门,专门打敌人......”9月3日,在平顶山市新华区石桥营村,86岁的丁百仓正坐在大树下的石碾盘上绘声绘色地讲抗日小故事,他是当地出了名的“大瞎话儿篓子”。

  据村支书任家辉介绍,在当地,讲故事叫“说瞎话儿”,讲得好、讲得多的人被称作“瞎话儿篓子”。

  “俺的故事能讲三天三夜不重样儿,一讲起来心里就得劲儿!”说起来讲故事,丁百仓津津乐道,“老父亲是教私塾的,小时候家里有几本《西游记》《封神演义》,看得多听得多自己就会讲了。”后来,他凭着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说过书、演过戏。不管是在田间地头干活小憩时还是休闲聊天晒暖儿处,只要有人想听故事,他就会挽起袖子坐下说上一说,不仅增添大伙儿的干劲儿,还能愉悦心情。

  据了解,石桥营村历史文化厚重,自唐代宗皇帝在此地建立香山街后,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故事窝儿”,4000多人口中,800多人都是“瞎话儿篓子”。目前,该村采录各类民间故事素材1000多篇,有209篇选编为《平顶山石桥营民俗志·民间故事卷》出版,采录歌谣600多首,谚语900多条,谜语1500多条,俗语1600多条,歇后语400多条,各类唱词100多篇。

  “我们村的故事能流传下来,除了讲得好,更是因为道理足。”从小在石桥营村长大的平顶山民协副主席任学说。“瞎话儿”是石桥营人学习和体验为人处事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熏陶着村民,因而传承不辍。

  作为中国观音文化第一村,石桥营村“三皇姑”的故事最为出名。香山寺下,妙善公主为救父献出自己的手眼,孝心感天动地,得道为千手观音。她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令香山寺散发着浓厚的孝道文化魅力,每月初一、十五,前往香山寺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老人们讲故事,年轻人画故事。清华美院硕士毕业的任晓嘉是土生土长的石桥营村人,已经画出6部“瞎话儿集”,还为村里创作连环壁画《垒驴》,形式新颖,内容朴实。“我从小听‘瞎话儿’长大,从“讲故事到画故事”,就是让这种文化能够广为流传。”任晓嘉说,由于手机、互联网的普及,面对面“说瞎话儿”的年轻人少了很多,老人们讲的民间故事大都是些老段子,同样的故事翻来覆去地讲,听的人越来越少。他希望通过创新将老一辈的文化传承下去。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基于传统的基础上,为加强石桥营故事等民间文学和民俗的保护传承,该村成立了平顶山石桥营观音民俗文化协会,开办“石桥营故事大讲堂”和《观音民俗文化》报,报刊每期印制1000份,送到每家每户,开设有专栏‘石桥营好人’,目前已推出好媳妇、好婆婆、好女婿典型30多个。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孝善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2019年12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而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大戏·故事·河南卷·平顶山分卷》,全书共收入平顶山地区故事477篇,其中“石桥营故事”44篇。

  今年6月,石桥营村荣获“第四届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集体成就奖”,这是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省民间文艺家联合主办的全省性民间文艺最高奖。同时,该村的“中国民间故事村”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采访中,漫步在初秋的石桥营村,村民在家门口儿、树下的凉荫儿处,垫一张大席,摆几个马扎儿,几个邻居们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兴致勃勃地说着一些“瞎话儿”。时光在这一刹变慢,美好在这一刻停留,仿佛将这一切通通“收纳打包”,寄存给未来。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