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论坛暨第九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在河南武陟举行。省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保护和弘扬黄河流域文化,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从哲学的角度看黄河,黄河属于什么性质的河流?为什么说黄河正在由阳性河流向阴性河流转变?9月8日,清华大学教授、世界泥沙研究学会主席王兆印在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论坛暨第九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上从黄河治理的哲学角度对此进行了解答。
王兆印认为,河流有生命分阴阳,阳性河流三角洲向海洋延伸较快,形成单一河道,脾气“暴躁”,泥沙多,潮汐也比较弱,经常发生决溢和改道,因此,黄河是一条阳性河流,长江是母亲河,这两条大河共同孕育了中华民族。
在历史上,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的力量不同,环境也不一样,人们对它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在黄河的治理过程中,人们总喜欢把黄河捆起来,但河流是喜欢弯的,在人们的强制打击约束下,黄河的下游变成直的,这让黄河非常的不舒服,经常挣脱大地的束缚,泛滥成灾,所以,黄河在历史上危害很大。”王兆印说,黄河每年携带10亿吨泥沙到河口,1855年以来,黄河在三角洲改道13次,平均大约10年一改道,同时每年造陆25平方千米。
历代中国政府都把黄河治理当作国家大事,明清政府更是把国家财政预算中的很大一部分用来治理黄河。
在王兆印的眼中,黄河既是母亲河更像父亲河,而且,还在由阳转阴,变得更像母亲河。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懈努力,黄河的泥沙在大量减少,黄河的阳性属性在减弱,阴性属性在增强,河槽的稳定性在增强,生态也得到了改善。航运也可恢复,历史上黄河是有航运的,在民国时期,黄河下游曾经有4000多条船,现在,因为减沙之后,黄河稳定了河槽,也可以恢复航运,如果航运得以恢复,经济会得到大大改善,那么黄河下游的泄洪区河滩区就可以得到部分解放,黄河的未来会展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河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刺激反应及随环境演化的生命体特征,必须把河流看成能够博弈的生命体对待,所以治理黄河应该顺其特性驯化黄河。
王兆印认为,未来的黄河流域将会是一个生态良好,航运发达,经济发展迅猛的局势,黄河三角洲也将会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大都市,港口逐渐地发展起来。
曾经,“黄河百害,独富河套”。如今,黄河流域,从“边缘化”到“再崛起”,古老的母亲河,在新时代又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