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双创展风采】苗俊亚:小菊花撬动大产业,金黄色的扶贫力量

2020年09月13日21:0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何心悦)7年拼搏,他带领村民在荒岗薄地上建起“郦邑贡菊”千亩精品示范园,将5000亩荒山开辟成茶园;7年探索,他将这些种植园变成扶贫基地,使贫困村摘了“贫困帽”——他,就是河南省内乡县乍曲镇水沟村脱贫带头人苗俊亚。

近日,大河网记者与“树创业就业典型 展退役军人风采”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郦邑贡菊”千亩精品示范园,听苗俊亚讲述自己的三个梦想——

绿色梦:扎根乡土勇于创业

4年前的水沟村,“荒山秃岭和尚头,春种一满坡,秋收一箩筐”,全村有贫困人口860人,几乎占总人口的一半,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现在的水沟村,“四季茶叶翠,秋季菊花黄”,成为远近闻名的内乡脱贫攻坚的示范村。

2000年初从部队退伍参加工作后,苗俊亚很快就辞职经营茶业生意,他看准了这个产业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2013年,他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把全部资金投向九峰山,开始他的绿色创业梦。

九峰山上,金贵的土壤散布在石窝窝里,群众形象地称种菊、种茶为“绣花产业”。“这土都是村干部带领俺们一撅头一撅头刨出来的,茶树也是点下的一个个茶籽慢慢发芽长大的。”正在采茶的村民说,当时虽说身体累,但大家伙心里甜,有了好产业,日子就有盼头。

开山取石围堰,拉土垫地平田,一块地一块地绿化,一道沟一道沟治理。苗俊亚在投资1.5亿元种植5000亩有机茶园的基础上,又投资1000万元,按照“生态、绿色、有机产品”的标准,建成“郦邑贡菊”千亩精品示范园。

眼下,2000亩的茶园已进入开采季,千亩菊园也正悄然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

产业梦:小菊花做成大产业

“炼苗期,注意通风遮阳,防止阳光直晒灼伤。”在菊花苗圃里,一排排来自北京的组培嫩苗茁壮成长。苗俊亚正向管理人员讲解管护技术,对幼苗进行甄别选取,留取单株“大壮直”,去除其余“小弱弯”。

内乡古称郦邑,其原生菊为世界菊花之母,是中国药用菊花的原产地。郦邑贡菊是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下,由内乡野生菊优化培育而成的新品种。

“这种顶级的菊花,300朵里才能挑出一朵,最优级的一朵能卖到40元。”苗俊亚拿着包装精美的菊花茶说。

这里的菊花为啥恁“金贵”?“每亩地要用2吨有机肥,我们专门建了有机肥厂;从种到收,日常的管护,平均每亩地要用68个人;每亩菊花田平均投资在1.5万元以上……”苗俊亚扳着指头算起了细账,仅烘烤一项,别人用土炉高温烘烤20小时,他选择用低温电烘烤,烘烤时间是86小时。

2016年,郦邑贡菊被评为河南省农产品十大优秀品牌,远销东南亚等地。

富裕梦:“绿了山坡、富了农民”

苗俊亚介绍,项目入驻水沟村以来,企业一年给工人开的工资就在百万元以上,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目前已辐射周边吴庄、上庄、店坊、彭营等4个行政村,实现2000余人就业。64岁的单身贫困户彭德政,以前年收入不到1800元,最近几年长期在菊花田里务工,年收入已达8000余元。

“城里人多车多空气也不好,很多人都喜欢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放松心情,这儿的确是个养人的好地方。”采访时,一位前来购买“水源玉叶”春茶的客户对苗俊亚的想法表示赞同。

从最早的种植、加工、销售茶、菊产品,到如今依托茶园、菊园,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打造休闲度假地,一、二、三产联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效益在水沟村日益显现,真正做到“绿了山坡、富了农民”。

“创业路上各种艰辛,该闯的都闯过去了,我也从原本200多斤的体重,瘦掉了55斤。这一切都值得!”苗俊亚说。

如今,水沟村先后被评为“内乡县十大电商扶贫基地”“内乡县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南阳市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河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20年8月,“郦邑贡菊”荣获“首届河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

编辑:高博文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