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引领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河南持续推动玉米全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及规模产业化高效应用

2020年09月15日22:40

来源:大河网

研讨会现场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9月15日,由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咨询委员会、河南农业大学主办的河南省全株青贮玉米全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观摩暨研讨会在临颍县举行。这次观摩会吸引了来自河南全省各地的玉米新品种选育和栽培专家以及基层农技推广、玉米相关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大户代表,共同见证玉米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带来的新奇变化。

收割机收割玉米

现场:全产业链多要素融合发展

秋收时节,在临颍县固厢乡小师村的田野间,可以看到一大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地,植株3米多高。一台青贮玉米收割机正在轰鸣作业,只见收割机前面的玉米连秆带棒被一起卷进机箱,经过粉碎后直接放到并排行驶的卡车上——这一幕便是青贮玉米的收割环节。

什么是青贮玉米呢?这是按照收获物和用途来进行划分的玉米三大类(籽粒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之一,是指在适宜收获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全部绿色植株,经过贮存发酵的方法制作成青贮饲料喂养牛、羊等为主的一种玉米。与籽粒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持绿性好、干物产量高等优点,水分适宜时更容易发酵贮存。

现场收割后,卡车将青贮玉米原料运往不远处的河南悦美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原料经过加工后变成青贮饲料,也就成为公司所养殖的肉羊的“美味”。

“这正是这家公司所产肉羊品质好的秘诀之一,使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养的羊肉比普通羊肉脂肪含量更低,且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显著超过普通羊,其口感更好,颇受市场欢迎。”在全株青贮玉米品种示范现场,专家一致认为,这样的高质量的农作令人惊喜。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玉玲现场讲解

玉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器”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具有饲料、工业原料、能源、油料和食用“五位一体”多重功能,产业链条延伸最长,贯穿于一、二、三各个产业,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意义。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玉米优势产区,也是畜牧养殖业、工业加工、食品加工和能源等行业综合利用大省,对优质原料玉米刚性需求旺盛,供求矛盾突出。”河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副处长徐志华表示,今天实地看到河南农业大学利用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搭建的平台,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聚集了全省种子、农机、加工方面的优势资源,创建并实施了从新品种大田种植、机械收获、青贮制作、羊养殖的玉米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应用。希望河南农业大学进一步提升相关领域研发水平,在推动全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林同保介绍说,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是我省第二大作物,省农业农村厅、财改厅和科技厅把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依托单位建在农大,对我们既是荣誉,更是考验。“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以高度的责任心,在省厅的领导下,将玉米产业体系作为我校科技工作的重要部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确保体系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与会人员在河南省全株青贮玉米全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合影

打造引领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从品种田间种植、机械收获现场、青贮制作,到羊养殖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凝聚着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内外相关专家的科技创新成果,而且这些成果通过企业规模产业化实实在在地落地应用。

“青贮玉米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满足我省包括全国养牛、养羊的发展需求。”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玉玲说,通过选用优良全株青贮玉米品种,配套应用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和收贮核心技术,对接养殖企业实现单品规模产业化应用,不仅提高了产量,也确保了品质,从而显著提高了产业链整体效益。

河南省财政厅科技事业处副处长李旭说:“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一大优势、一张王牌,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进一步发挥好我们的这个优势和王牌,培育更多、更强农业企业品牌。”

李玉玲表示,依托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平台聚集全省优势资源,建立贯穿全产业链的协同科技创新及应用模式,把“三产”有机融合,形成政、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协同创新应用模式,联合种植业和养殖业,打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引领农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在走向打造引领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的路上,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任务还比较艰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胡若哲建议,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继续坚持推进河南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围绕籽粒机收、全株青贮、鲜食三大类型玉米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推广应用,按照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要求,广泛聚集全省优势资源,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打通产学研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高标准产业示范基地。

同时,体系各岗位专家结合4个综合试验站以及对接服务的农技推广区域站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扎实有效地做好核心创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指导、带动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发展,并在各自所在单位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加社会认知度,提高科技推广度。


编辑:高博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