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黄河情】“忧患河”变身“幸福河”的探秘 走进黄河“心脏”小浪底

2020年09月17日15:29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胡建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自古以来,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水患频发,给其流域民众带来了深重灾难。黄河宁,天下平。实现母亲河岁岁安澜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夙愿。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开发里程碑式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将梦想变成现实,小浪底人进行了哪些恢弘探索与实践?书写了怎样荡气回肠的治黄篇章?9月15日,“‘中国梦•黄河情’”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实地探寻“忧患河”变身“幸福河”的秘密,见证母亲河的壮美安澜。

  小浪底水利枢纽

  站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济源市边界,160m高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远望,惊讶地发现作为黄河中的一段水域,水面却清澈如镜,两岸绿树成荫,河面相对开阔,从高处看像极了浙江千岛湖。据介绍,黄河水在小浪底被大坝拦截后,携带的泥沙会自然沉降,因此形成了长达一百多公里的清澈水面。小浪底枢纽工程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调节水源,也是古老黄河上跳动着的一颗年轻而又强大的心脏。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发出的伟大号召。鼓舞着小浪底人数十年艰苦奋斗,改变了“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局面。195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进驻小浪底坝址开展勘探和测量。 1991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始前期工程建设;赶工截流、并网发电、移民动迁……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2009年4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黄河中下游人民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据介绍,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是目前黄河中下游唯一能进行水沙综合调节运用的水利枢纽,控制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2.3%,来水量的90%和来沙量的近100%。因而,调节水、沙关系成为治理黄河的关键要素。

  “按照原设计,2020年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75.5亿立方米将全部淤满。按照‘一高一低’的治河理念及上游环保、植被的修复下,入库的泥沙大量减少。今年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量仅为31.46亿立方米,占设计拦沙库容的42%,大大延长了小浪底水库的使用寿命。”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工程师张建生介绍。

  张建生告诉记者,“一高一低”即利用黄河上游水库拦洪削峰,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力多拦蓄洪水,维持水库高水位运行;中游小浪底水库承上启下,降低水位运行,留出足够防洪库容,确保防洪安全。近年来, 按照“一高一低”的水库调度模式,今年汛期黄河小浪底水库排沙量超过3.3亿吨,近3年排沙出库已达13亿吨。

  据悉,小浪底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可使黄河下游的防洪能力由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当洪峰迭起,威胁人类安全时,小浪底落下闸门,削峰蓄洪,于是波小浪低,大河安澜。当流域大旱,河道面临断流时,小浪底轻舒羽翼,提闸放水,于是千里河床欢声四溢,河流生命再起高潮。

  讲解员通过模型向媒体记者介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以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巨大的建设规模和严格的运用要求被称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工程之一。小浪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厅工作人员介绍,它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十分复杂;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合同管理占据突出位置,但合同管理的市场环境并未形成;移民安置带来诸多困难,小浪底工程移民动迁人口20万,以大农业安置为主,走整建制搬迁开发性移民的道路,移民工作标准高,政策性强,矛盾多,按工程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移民安置任务的困难很大。

  当年愚公移山处,大坝巍巍挽狂澜。曾经武王会盟地,滔滔大河起浪欢。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呈现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观瀑小浪底,亲近母亲河。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生态修复、旅游胜景,小浪底工程发挥着最大的综合效益,为维系黄河健康生命,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编辑:陈梦伊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