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边疆村民的石油好兄弟

2020年09月22日1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2日电(李志强 马真)他,带领党员和村民挖管沟、架电缆,让村民们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上了明亮的电灯;他,带领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建起商店、菜店、肉店,建成养殖小区、农贸市场、光伏电站;他,带领村民拿起铁锹,走出家门,让一棵棵柳树在村里扎下了根,让一个没有绿色的村庄,房前屋后柳树成荫,草坪葱郁……

  乔戈里峰见证了他的坚韧与真诚,村民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是他三年驻村工作的“合格证”……

  9月中旬,高原天气已变冷。天刚蒙蒙亮,在海拔3700米的新疆叶城县西合休乡热斯喀木村,扶贫第一书记纳赛尔·热依木就被冻醒了。窗外零星地飘着雪花,远处的乔戈里峰白雪皑皑。

  2018年1月,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联合车间设备副主任工程师纳赛尔·热依木被派到西合休乡最偏远、自然环境最恶劣的村子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他是独山子石化8个扶贫第一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个。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克服各种困难,把独山子石化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到扶贫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践行了石油人的责任和担当,村民们亲切地称他“石油好兄弟”。

  长路漫漫未来有光

  从西合休乡出发,翻过5000米的冰达坂,纳赛尔·热依木感觉自己的后脑勺剧烈疼痛,加上七八个小时的颠簸,他实在太累了。他清楚地记得,到热斯喀木村报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周围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又冷又饿,简单吃了点干粮,喝了口热水,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纳赛尔·热依木打开门一看,周围大山环绕,几乎没有任何植被。“真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他想给爱人打个电话,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可笑,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电,更没有网络信号。一位村干部告诉他,生活用水需要靠骆驼到6公里外一个150米深的峡谷去拉。纳赛尔·热依木回忆:“刚开始的时候,我一个多月才能洗一次澡,因为水在这里太珍贵了。”

  纳赛尔·热依木在走访中得知,热斯喀木村65户27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55户231人,以牦牛为主的牲畜存栏2100头,人均耕地仅0.27亩。

  党员实干为先。纳赛尔·热依木向乡里、县里申请,开始解决村民用电难、吃水难的问题。设计图纸出来后,他利用自己以往管理设备的经验,对设计中涉及的电缆、水泵、管线、阀门、开关等严格把关。因施工力量不足,他就带领党员和部分村民参与开挖管沟、架设电缆、铺设管线工作。在水管线施工中,看到他每天在150米深的峡谷中忙碌,很多村民自觉加入到施工中,加快了施工进度。

  清凉的自来水取代了浑浊的雪水,滋润了村民们的心田;明亮的电灯取代了昏暗的烛光,点亮了村民奔向小康的希望。

  纳赛尔·热依木还专门挑选出两名村民,手把手教给他们水电维修技术,又帮这两名村民分别开设了肉店和食堂,使他们有了双份收入。

  产业扶贫“活水”自来

  村里通水了、通电了,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村里采纳了纳赛尔·热依木的提议,开始筹备成立牛羊合作社。

  起初,有人不理解,他就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他说:“散养不利于村里的草原生长,还浪费人力,牛羊成活率也低。”当村委会拿出具体的分红措施后,村民纷纷自愿参加。2019年,村民在牛羊合作社人均领到了170元的分红。

  买买提·斯迪克老人全家有7口人,是典型的贫困户,一个孩子中专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另一个孩子是聋哑人。纳赛尔·热依木将他家的18头牦牛、40只羊全部纳入合作社托管,还安排聋哑孩子在合作社工作,另一个孩子作为村干部培养,这个家庭从此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热斯喀木村一带高寒缺氧,从来没有种植蔬菜的记录,村民吃菜必须去300公里以外的县城买菜。很多村民连西蓝花和芹菜都没有见过。2019年,纳赛尔·热依木从网上看到,同样是高海拔区域的西藏阿里地区,已经成功种植了大棚蔬菜。于是,他带领村民平整出自家院子里的空地,换上从三十几公里以外拉来的黄土,搭设60多个塑料大棚,开始种植蔬菜。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改变了传统的以肉类为主的饮食方式,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纳赛尔·热依木还利用在石化公司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危害进行识别,反复向村民进行宣传教育,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今年4月20日,纳赛尔·热依木和其他13名驻村干部策划已久的“村鸽子合作社”开始运作。他们从村民家收购了195只鸽子,安排5个贫困村民进行集中养殖、管理。等到年底销售给上海援疆定点收购点,将利润分给村民。纳赛尔·热依木认真梳理落实各类扶持政策,村里先后建起了商店、菜店、肉店等,建成了养殖小区、农贸市场、光伏电站,村民全部实现就业。

  幸福之路越走越宽

  傍晚时分,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村委会周围,这里柳树成荫,草坪郁郁葱葱。大人们玩着健身器材,孩子们高兴地在假山喷泉周围跑来跑去。看到纳赛尔·热依木走过来,大家都主动和他打招呼。

  纳赛尔·热依木感慨地说:“我刚来的时候,村里很少能见到绿色,没有一块硬化的路面。现在才有了美丽乡村的样子。”热斯喀木村临近塔什库尔干大沙漠,平日里刮起大风来遮天蔽日。由于海拔较高,紫外线极强,村里几乎没有什么绿色植被。看到这一切,纳赛尔·热依木带领村民到40公里外的塔什库克尔村借了210棵柳树苗,用骆驼当交通工具,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将黄土、柳树苗拉回村里。村里的男女老少听说“树苗回来了”,纷纷拿起铁锹,走出家门,投入到了种树大军中。

  可问题又来了——柳树的成活率很低。如何提高成活率?纳赛尔·热依木带着这个问题向自治区林业扶贫专家请教。专家告诉他,用当地的柳树进行苗木培养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并给他传授了苗木培养方面的技术。终于,纳赛尔·热依木带领村民成功培育出了自己的苗木,然后移栽到村委会和村里的房前屋后。看着一棵棵柳树在村里扎根,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村民阿孜古丽·买买提家里,她一边炒着拿手的辣子肉,一边开心地笑着。这几年,纳赛尔·热依木先后帮助6个村民到县城进行厨师培训,他们都取得了厨师资格。

  距村子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吸引了大量的登山爱好者。今年7月,内地一家公司在热斯喀木村老村附近开始建设集吃饭、住宿、游玩于一体的登山大本营,计划10月份建成,明年投用。纳赛尔·热依木抓住这一机会,从规划、选址、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介入,向这家公司推荐村民去当厨师、保安、清洁工,并达成初步意向,阿孜古丽·买买提就是其中的一位。(完)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