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网红村”养成记

2020年09月24日07:39

来源:大河网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任国战 杨之甜

  九月的林州,红旗渠水波荡漾,太行山秋色渐浓。

太行山腰、红旗渠畔的美丽止方。李林宇 摄

  沿市区主干道红旗渠大道一路向西,行至渠东路口南拐,不多远,一个徽派风格的小村映入眼帘。村名叫止方,本来名不见经传,今年却成了“网红村”,日均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每周末都有上万人来“打卡”。

  由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养在深闺人未识

  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位于太行山半山腰,红旗渠穿村而过。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景有景,但就是穷。

  村党支部书记郭青松说,几年前他刚接手时,村子破烂不堪,道路“四头堵”,窝棚遍地是,晴天车都进不去,雨天人更没法走。

  “活像穿着破衫的小姑娘,虽明眸皓齿,却无人顾盼。”郭青松说,止方村资源禀赋并不差,但就是缺乏整治。为改善基础设施,他领着群众先从修路、拆除圈棚、开通天然气等基础活儿干起,一干就是三年。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7年,横贯黄华镇南部山区的渠东路贯通,止方村东边的荒坡地变成了9米宽的柏油路。

  路过的车一辆接一辆,但就是不进止方村。郭青松皱起眉头。

止方村村委会整修一新。赵阿娜 摄

  得干!还得苦干!郭青松带领村民,没钱就借钱垫钱干,硬化路面、粉刷外墙、绿化村口、安装路灯、绘文化墙……经“梳妆打扮”,红旗渠畔的止方村,好似出水芙蓉,清新可人,回头率大增。

  吸引来的不仅有惊喜的目光,还有游人的脚步和乡村振兴资金。2019年,止方村被列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天生丽质难自弃

  止方村变美了,但远不够惊艳。

  2018年,郭青松外出学习,回来提议在村口修音乐喷泉。尽管也有反对声,但他顶着压力坚持干。

  不久,止方村集资200万元修的文化广场落成,中间是个大大的音乐喷泉。开放当月,来此参观游玩的外地群众就达5000余人。

  他们并没有止步。去年正月初五,又开始对全村进行房屋外立面和街道大改造。村“两委”干部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天亮上班,半夜回家,挨家挨户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止方村的夜景美轮美奂。 赵阿娜 摄

  4个月后,村里强弱电入地、雨污分流、外立面变“徽派”;成立旅游公司,流转土地100亩建成“百果园”;利用老宅旧房,改建黄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史馆、艺术馆;对接安阳市仓巷街团队,把村主干道“纸坊街”打造成商业小吃街。

  止方脱胎换骨,模样越发俏丽。

  吾家有“女”初长成

  “所谓乡村振兴,就是要美了乡村,富了乡亲。”郭青松说。2019年,他决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的腰包尽快鼓起来。

  他首先鼓励家住街口的李红梅开超市。“哪怕自己不干,租出去也是钱啊!”后来,李红梅不仅出租了车库,还干起了“烧烤”,月收入五六千元。

  临村人杨江平在这里开起“汉服体验馆”。自带流量的网红“小姐姐”穿汉服,玩自拍,搞直播,将红旗渠畔这个美丽山村传得很远很远。

  江苏某老板,投资2亿元进村开起了民宿……

  今年4月,村委会在音乐喷泉旁支起30多个临时摊位。每个摊位年租金1500—6000元,不到一小时就被村民抢租一空。

止方村的白天,游客络绎不绝。郭慧婷 摄

  白天,大批游客来此赏古朴山村,摘鲜甜果实;傍晚,夜市流光溢彩,各色小吃、新奇玩意儿琳琅满目,享美景,品美食,游客络绎不绝,乐而忘返……

  止方人动起来了:开店、打工、保洁、拔草……

  止方人也富起来了:今年上半年人均收入超1.5万元,村集体收入86万元,今年计划突破100万元。

  “这是我精心养育的‘闺秀’,将来肯定会越来越红。”面向巍巍太行,郭青松信心满满。

  采访手记

  止方村党支部书记郭青松把振兴乡村形象比喻为“养闺女”,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

  仔细想一想,又何尝不是这样?闺女小的时候,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有付出就有回报。睿智乐观、自信独立、气质优雅、健康幸福,不就是女孩对父母最大的回报吗?

  止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一个游人纷至沓来的“网红村”,不正是对他们持续用心用情用力的一种回报?

  用“养闺女”的方法来振兴乡村,体现的是一种真情、爱心,彰显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试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用“养闺女”的心态和方式来建设乡村,又何愁村不美民不富?

  乡村名片

  止方村位于林州市黄华镇西部,太行山脉下,红旗渠畔,距离市区7公里。辖7个自然村,全村351户、1100人。近年来,止方村抢抓机遇,将休闲旅游作为龙头产业来抓,进一步优化村内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成为2019年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编辑 吴冰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