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能否再诞生一部《少林寺》?北影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来支招

2020年09月25日19:17

来源:大河客户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摄影 张琮

  40年前,电影《少林寺》来到嵩山取景拍摄,上映后创下中国影史纪录,少林寺自此享誉世界。40年后,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郑州举行,郑州与电影有了更深关联。

  未来,郑州和电影还将会有怎样的可能?9月25日上午,在电影节的间隙,回到家乡河南的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海洲,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专访。

  ◆电影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有很大作用

  “这次电影节,郑州的配合度特别好。”王海洲教授说,在特殊时期,以星空放映的诗意方式,让全城市民广泛参与,让电影节与这座城市深度交融。

  在王海洲教授看来,电影与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影是综合体,不仅能够丰富人们文化生活,还能带动边际消费,尤其是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有很大作用。许多国家和城市,会推出吸引电影来取景拍摄的政策,马来西亚双塔、阿联酋迪拜塔都是通过电影大片,吸引了全球游客。”

  他以李连杰版《少林寺》的成功为例介绍,这部电影之前的少林寺,还是深藏嵩山未被广泛知晓的古寺,但电影唤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记忆,许多人因为这部电影认识了少林寺,认识了郑州,其中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老家河南南阳的王海洲,见证了河南和郑州的快速发展。他说,郑州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城市现代化水平也很高,当代故事、历史传奇等都可以很好地转化成文化资源和产品。

  ◆未来,郑州能否再诞生一部“《少林寺》”?

  那么,在未来,郑州能否再诞生一部类似《少林寺》的现象级作品?

  王海洲强调,具体实践中要尊重电影的创作规律,这其中“好故事、好人物”尤为重要。“如果只是展现景观和历史,那便是纪录片,而成为热点的故事影片,一定是电影的故事和人物被观众所认可,观众最初去看《少林寺》并不是去看寺庙,而是这个故事和背后的武术,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要依托好作品。”

  好作品需要优秀的电影人才支撑。王海洲分析说,河南电影工业体系相对薄弱,没有好的电影学院等做支撑,现在全国一些省份也出台了相关的电影扶持政策,建立电影人才培养体系,在这方面,河南需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出台贴合当前形势的聚拢人才的政策。

  他说,从电影行业来看,基本呈现出越聚集越繁荣的面貌。实际上,河南和郑州都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如何利用交通枢纽中心的优势,转化成文化的中心,需要研究分析我们的优势,思考掣肘的因素在哪里,找到突破口。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