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之后等来的为啥是《上海堡垒》?

2020年09月28日07:2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高峰论坛现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峰文平伟摄影孙贝新媒体支持

  9月26日上午,在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期间,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高峰论坛在郑州举办。科幻作家韩松,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主席陈楸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编剧、制片人龚格尔以及科幻作家江波、宝树等以“打造新时代的科幻电影”为主题进行讨论。

  在《流浪地球》之后,为什么没有像样的国产科幻电影诞生?拍摄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需要具备怎样的实力?参会的科幻大家一致认为,不管是写科幻小说还是拍摄科幻电影,保持创作初心是最重要的。

  韩松首先就“质问”《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流浪地球》都过去快两年了,为什么后续没有优秀的国产科幻片?《三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拍出来?”龚格尔有点为难地说:“拍摄科幻片是一个系统工程,《流浪地球》前期经过了多年的筹备,幸好有刘慈欣老师的小说打底,如果没有这部小说,光是构思让观众信服的科幻故事就得花费很久时间,即便是好莱坞也是需要多年时间来打磨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流浪地球》是一部带有实验性的电影。”

  那么《流浪地球》之后,为什么大家等来的却是口碑负面的《上海堡垒》,一部电影的拍摄周期是固定的,也许《上海堡垒》和《流浪地球》是同时拍摄的,甚至要早于《流浪地球》,但是由于上映日期的不同,给观众带来的感觉就是“《上海堡垒》是《流浪地球》之后的作品”。陈楸帆表示,《上海堡垒》之后引发了一个话题,就是对于科幻电影来说,制作和演员阵容哪个重要?龚格尔则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电影产业前端和后端的问题,“对于成熟的电影产业链来讲,制作和演员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不过对于《三体》何时能问世,与会嘉宾也都不清楚。“前一段有很多关于《三体》开拍的消息曝光,电影版《三体》或许离我们不远了。”龚格尔说。

  诺兰的《信条》是前段的热点,但“看不懂”也是很多观众的心声,像《信条》这种很多人都看不懂的电影是好科幻片吗?陈楸帆认为,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应该给观众带来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包括对宇宙、人类自身、地球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人们持续研究的动力,推动科技向前发展,”陈楸帆说,“《信条》在主题挖掘上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片,但是在观众理解度上提高了难度,让观众不能很好地沉浸其中,这方面是有欠缺的。”科幻作家宝树认为,《信条》如果把时间穿越的主题和人性结合起来,可能比现在的谍战主题效果更好,“情感永远是影视取材的宝库,还有人类记忆、历史题材……这些都可以是科幻电影的主题”。

  如今如何用科幻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陈楸帆认为,科幻应该是有预见性的艺术表达,也是可以和现实进行很好的结合。“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呈现人类情感状态是最重要的。上古神话也可以进行科幻表达,我们要做的是探索一种新话语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科幻电影在国际上的探索权、话语权,这才是文化出海的真实表现。”

  对于年轻科幻题材写手如何进入这个领域,韩松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除了有好奇心之外,还要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是学文,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太深了,要感受科学的美和神奇,这对科幻创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有没有兴趣以河南历史、中原文化背景来创作科幻小说呢?说到这儿,韩松开启了“吐槽”模式:“我也想写河南,河南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但河南的科幻故事都被别人写光了,刘慈欣和王晋康都是河南人,尤其是王晋康,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以河南为背景的。”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