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相依 有你真好丨今天过节,他们的故事一定会暖到你

2020年10月01日06:5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家国相依,有你真好!

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疫情让这个“双节”有点特别,也赋予这个“双节”特殊的意义。让我们走进河南5个幸福家庭,通过他们的暖心故事,刻画守望相助的团结、自强不息的奋斗,反映平凡生活的温度与感动。

宋丽萍家庭

大河网记者 朱丽文 安艳鸽/文 韩雨松/海报实习生 苏慧敏/视频

“做好事就像刷牙洗脸一样正常”

“丽萍一家子都是好人!”这是93岁的冀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冀奶奶口中的“丽萍”姓宋,是中原油田第十社区滨河居民站的一名普通员工。她18年如一日,投身公益事业,热心救助困难群体;她工作在最基层,拥有濮阳红十字会志愿者、红十字会爱心联盟服务队队长等诸多身份。冀奶奶儿女都在外部市场工作,宋丽萍一家隔三差五便去照料她,让老人感激不已。

宋丽萍的爱心之路缘于一次公益活动——1998年,她和朋友一起去养老院帮助老人拆洗被褥,临走时老人们拉着她的手:“妮儿,要常来啊。”宋丽萍点头答应。这一承诺,她坚守了15年。

“从此,我就与志愿之路结缘了。”宋丽萍对于自己的选择很欣慰。2005年至今,她无偿献血1万多毫升;2010年,她成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一年,她还成立了“爱心服务队”,成员达400多人。她还先后为15名重症患者组织捐款50余万元,为黄河滩区小学赠书1万余册,与 62位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

刚开始做志愿者时,有人认为她“有点不正常”。但她认为,“做好事就像洗脸刷牙一样平常”,给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宋丽萍忙得马不停蹄,爱人李玉金只要一回来休假,便跟着宋丽萍做公益。今年疫情期间,在国外工作的李玉金买到1000多个口罩寄回来,让妻子发放给需要的人。

在他们的影响下,女儿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爱的种子,不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期间,她都像妈妈一样积极向善、帮助他人。今年在英国留学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在同学们都积极想办法买机票回国的情况下却主动留下,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帮助中国在当地大使馆的人员为同胞们发放口罩等防护物资,受到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官员的表扬。

疫情期间,宋丽萍和志愿服务队的150名志愿者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线。除了坚守在自己负责的小区外,他们还轮流值守5个“三无小区”(无物业、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小区)。疫情让城市按下了暂停键,而中原油田宋丽萍爱心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成了城市中火红的“风景”。

在濮阳,宋丽萍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她还代表着许许多多的爱心志愿者。她对志愿服务队150名志愿者的带动是无声的号召,只要听说哪里需要志愿者,他们便分头行动,到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最近忙着做月饼,中秋节之前要给我们帮扶的老人送过去,晚去的话,老人们会念着想我们的。”记者联系宋丽萍时,她正忙着做中秋月饼,她告诉记者:“今年的中秋节继续带着老公孩子跟帮扶老人们一起过,他们也很支持我,我们举家上阵。”

张冬香家庭

“我不想看到有一个孩子掉队,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

“是2016年6月吧,我在网上看到总书记有关‘引导老年人保持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的讲话,萌发了为社会做点事情的想法。”张冬香是焦作市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她于2016年8月创办了嘉乐园老年大学。为了把老年大学办成一所有“灵魂”的学校,2017年4月1日成立了焦作市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在医院陪护心衰老父亲的她,将白天的陪护交给丈夫和儿子,她则在2月6日毅然带队参与值勤。她连夜发出倡议,成立了巾帼银发防疫一线志愿队、宣传队、突击队、服务队,61名老党员、27名入党积极分子、378名志愿者主动充实到社区一线,一时间,满城尽现蓝马甲。

她还在网上开辟了“冬香好妈妈”疫情心理咨询疏导热线,为疫情引发焦虑、恐慌和心理不适的群众送去心贴心的心理服务910余次。为使更多人居家不寂寞,她在微信群举办了70余场《七天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在抖音平台录制请跟我学手语《人在青山在》《不放弃》,在红色广播站开辟了《当疫情来临时,她们是这样做的》栏目,共发表了文章94期,年近华甲的她,每天编辑制作合成到凌晨三四点。如今,红色广播已经连续运行了997天,成为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大家庭每天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大餐”。她还在带头捐款200元后又向党组织交纳了1万元定向党费,同时又为成丰路社区一线执勤人员送去牛奶和方便面。

学生复学后,因解放路正在施工,解东一小所在的成丰路拥堵不堪,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她及时找到解东一小校长和成丰路社区书记谈了自己的想法,在得到支持后,她马上安排组建6支巾帼银发护学小分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护学队的银发志愿者们没有中断一天,成丰路社区给冬香好妈妈工作站送上一面写着《护学见真情,爱心筑人魂》锦旗。

有人问张冬香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时光荏苒,不负韶华,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不想看到有一个孩子掉队,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

刘忠太家庭

“服从大局、听党指挥、敬老爱幼、关爱他人”

“服从大局、听党指挥、敬老爱幼、关爱他人,这是我们家人的共同追求。”提起自己的家庭,刘忠太很开心,“我的家庭是一个五代同堂和睦幸福的大家庭,也是一个红色基因厚重的家庭。”他们是一个五代同堂的河南省文明家庭,也是一个幸福和睦积极向上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算起来有70多口人,刘忠太是这个家庭的核心,上面还有一个106岁的老母亲。

按惯例,每年正月初一,这个传统的大家庭都要吃一顿团圆饭,后辈们要给老人拜年。2020年春节,为抗疫,刘忠太坚决取消团圆饭,打电话劝阻大家不要来拜年。

刘忠太家住浉河区五星街道七里棚社区11组。在疫情突发之际,70多岁的刘忠太和家人全力投身到战“疫”之中。他每天定时对所住社区重点部位及周边居民家庭进行消毒防护,主动参与小区大门值守,对出入人员测量体温、登记。爱人王正秀每天给卡点的工作人员做好饭,让他送去。儿子刘新国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带头参加辖区的各项防疫工作……这个70多人的大家庭,有40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刘忠太为五星敬老院捐助500元现金。在他的带动下,大女儿刘心林作为居民党员,向五星街道河南路社区捐款500元,并购买500斤蔬菜捐赠给宝石社区和五星敬老院;其他家庭成员都在自己所在社区、单位踊跃捐款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彰显了文明家风。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刘忠太说:“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这个大家庭也有一些人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回家,有工作任务的,一定要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发挥好作用,其他兄弟姊妹、孩子们都会回来,过个团圆节。”

付会斌家庭

“我们不求回报,一个感激的眼神,都会触动我们。”

付会斌是洛阳小红帽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1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志愿工作遍及国内各个突发灾害救援现场。付会斌的志愿理念是要有一颗“平等心”,他帮助过的人们同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大家亲切地称他老付。

在谈到自己的事情时,付会斌总是简单几句带过,而在提及志愿工作时,他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付会斌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志愿活动是带百位老人游新区。他说那些老人是解放初期建设洛阳的功臣,现在他们老了,洛阳的建设也更好了,就想带着老人去看看崭新的洛阳。

付会斌说,开展和老人相关的志愿活动比较困难。在福利院中居住的老人,大多数因为年龄或者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出行的风险很大,这让此类志愿活动的开展困难重重。只有在医疗保障齐全、志愿者能够一对一陪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我们不求回报,一个感激的眼神,都会触动我们。”付会斌说。

今年疫情期间,付会斌的父亲付桂良动员全家人捐款捐物3万余元,这位原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是55年党龄的老党员,77岁高龄依然坚持值守在村庄疫情防控卡点一线。付会斌在疫情伊始即组织募捐13万余元捐赠抗疫一线,并带动志愿者团队参与到社区基层的防控一线工作。

“志愿者就是一座桥梁,直接进社区,参与性更高。”付会斌说,在进行志愿活动时,不光要怀着一颗“平等心”,也要细心地将工作落到实处,在进行帮扶活动时,小红帽志愿服务团队从来不做铺天盖地的宣传,只是细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李鹏举家庭

“通过小家庭带动大家庭,积极响应政策”

“疫情突然来袭,我们对国家能做的最大的帮助,就是要积极响应各级疫情防控政策,当时我及时取消连续十五年的家族春节聚会,通过每个小家庭带动更多的大家庭参与,取消身边所有亲朋春节走亲访友活动。”说话的人是李鹏举,来自济源。

疫情期间,李鹏举号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督促、监督,做到科学防疫,让孩子给老人宣讲防疫知识,陪伴监督居家隔离,避免室外走动;让老人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所在社区防疫工作。

“我们就利用家族微信群,大家谈感悟、讲生活、比进步,交流心得、分享快乐,对于居家不便产生的新困难,及时协调解决。”李鹏举笑着说。为了给居家防疫增加乐趣,李鹏举每天定时询问家族中每个小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帮助消除疑虑、困惑,建立家庭成长档案,记录家庭成长事迹。

除了照顾家人情绪,李鹏举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宣传防疫知识,协助网格排查,门岗执勤,定期为电梯间、门把手、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消毒。主动购置5000余元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捐赠给地处山区的下冶镇敬老院和曹腰村。

2020年的中秋节,李鹏举的儿子因为留学国外不能回家过节。“虽然我们这个小家不能过个团圆的中秋节,但是我们的‘大家’是团圆的,可以参加社区的活动,跟大家一起过节。”李鹏举告诉记者。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