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丨老菇农话新“菇”事

2020年10月09日07:32

来源:大河网

王子伟查看香菇长势。李栀子摄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孟向东 王娟

  在南召县乔端镇马别湾村,原先说啥不再种菇的“倔老头”王子伟,如今成了村里种菇的头号积极分子。

  9月30日,一想到下个月就要采摘香菇了,王子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顾不上吃早饭,一早就来到香菇大棚。“去年种了一万袋,净收入5万元,一家人的花销不愁了。今年冲着这长势,收入应该比去年还好!”

  57岁的王子伟其实是马别湾村种菇的老“资格”,以前,每年他都会在房前屋后种上两棚香菇。可是,竹竿、木头做的香菇架,遇水就沤,房前一小片空地,光照通风都不行,香菇袋一坏就是几百包,王子伟心疼得直掉眼泪。费事儿不少,效益不高。几次挫败后,他不种菇了。

  2017年11月,村里来了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强。从中国移动南阳分公司到马别湾村进行定点帮扶,李建强一到村里,就犯了愁。山村116户人家,人均3分多地,零零碎碎不成形,这可咋脱贫?村民们看着李建强也发愁,“白白净净,戴个眼镜,怕是庄稼都认不清吧?这书记也能带俺们脱贫?”

  很快,李建强通过走访发现,村子虽然没有耕地,但林地面积大,柞树茂盛,适合作菌棒,山里的海拔高,温度也适合香菇种植。于是,李建强马上联系西峡有丰富种植经验的专家来村里调研。

李建强(左)与村民讨论香菇种植技术。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娟 摄

  得到专家的肯定答复后,李建强兴奋不已。他立刻行动,多方协调,架起了钢结构大棚,大棚内设施完善,村民们将自家的菇棒整整齐齐码上铁架,再也不用为通风光照发愁了,“散乱小”朝着规模化种植方向发展。

  村里还先后组织5批村民到西峡种植基地参观学习,补上技术短板。但王子伟说啥也不去,“咱又不是没种过香菇,弄不好能坏一半。一年忙到头不挣钱,还赔工赔料!”

  2018年,村里又邀请西峡县科技局的香菇专家前来传授技术。村里的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连邻村的村民也慕名而来。王子伟还是不为所动,“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听那讲座管啥用?”最后,是村干部硬把他拉去听课。

  谁知这一听就上了瘾。以前困扰王子伟的涨袋、不出菇、出菇小等问题,专家一点就破,方法一讲就明。王子伟听得入神,临走时还要了专家的联系方式。

  当年,王子伟就按照专家讲的方法种植,香菇坏袋率由原来的40%下降到3%,品质也大大提高了。“原先一袋能赚3元钱,现在能赚5元。”王子伟一下子来劲了,“咱要相信科学种植的力量!这两年我经常给专家打电话,讨论种植注意事项。如今我也成了大伙儿的‘老师’呢!”今年他信心更足了,种了近两万袋香菇。“下个月就要收菇了,到时候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得再找五六个人帮忙哩。”王子伟话语中透着自豪。

  村民们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村里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20个钢结构大棚拔地而起、利用第一书记扶贫专项资金建起的恒温大棚实现了香菇从一季生产到两季生产、冷库让香菇更加耐储……在菇香四溢的小山村,村民们依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

群山环绕的小村里建起了香菇大棚。李栀子摄

  采访手记

  种植香菇脱贫致富,算不上什么新做法。马别湾村的脱贫之路也很“传统”:先找准路,村子延续种菇传统;再强技术,全村“走出去、请进来”,把技术学到手;接着再利用各种扶贫资金,优化生产设备设施,为贫困户提供便利。

  一村一情,各不相同。但走“老”路,唱新歌,马别湾村用活新技术,让老传统焕发新生机,从而走出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这或许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复制”的方法。

  乡村名片

  马别湾村位于南召县乔端镇西南部,区域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16户38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50余亩,人均耕地不足0.4亩;林地总面积3万余亩,人均近百亩。近年来,通过香菇种植,全村37户贫困户中已有36户实现了脱贫。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