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丨“空心村”巧变“实心村”

2020年10月22日11:30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钧彦 闫文瑞

  “过了这个点儿再出发吧!”10月14日下午5点多,在宁陵县阳驿乡潘集村,记者走出村室准备去采访大棚种植户,却被潘集小学校长赵玲喊停了脚步。面对众人的疑惑,赵玲笑着解释:“这会儿正赶上学生放学,路上会堵车。”

  堵车,在城市屡见不鲜,在村里可是件新鲜事。

  “新鲜事不止一件。”今年40岁的赵玲,用“意外”一词来形容家乡的“整容式”变化。

▲潘集小学校长 赵玲

  村室背后就是潘集小学,和赵玲描述的一样,学校门口的广场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两轮、三轮、四轮,各种车辆占满了学校门口的空地。

  2015年,赵玲刚到潘集小学就任时,学校共有学生147人,面临着被乡中心小学合并的严峻形势,“压力特别大,一度想放弃”。

  不承想,5年时间里,学校翻新了三次,盖了综合楼,建了新操场,教学楼里班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器材,微机室、音乐室、食堂宽敞明亮,教师也都是县里统一招聘培训后分来的大学生。“咱软硬件都不比县城的小学差,我们老师自己的孩子也在村里上学呢!”赵玲说。

  随着学校各项实力增强,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陆续有学生从县、乡小学以及附近村庄“返流”到潘集小学,如今在校生人数达396人。

  “村里不仅有大批学生‘返流’,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归巢’。”省司法厅驻潘集村第一书记邓先军介绍,“2015年时,潘集村还是典型的‘空心村’,当时全村2600多口人,大部分年轻人常年外出务工,平时村里不足1000人。”就在去年,村里还有110多个留守儿童,而今年减少到32人。大量年轻村民的回流,让村里顿时“热闹”起来,产业发展了,而且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依。

▲潘集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去往大棚的路上,记者遇到了“初代”大棚尝鲜者——70岁的村民李建华。“政府支持我们建大棚,给政策、教技术,我们村里干大棚的年轻人多,他们头脑比较灵活,会上网、懂技术,会销售、挣得多。”李建华说,潘集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棚村”,回村创业的“棚二代”也越来越多了。他自家的大棚也已经传给了24岁的孙子,称自己以后要享享清福。

▲潘集村温棚果蔬产业园区

  “我之前在外务工,没挣到钱还照顾不到家里。大概是10年前吧,我回老家搞大棚种植。”大棚葡萄种植户宁印一脸幸福地指着面前的8亩大棚算了一笔账:“像这样规模的大棚已有3个,在建的有2个,近40亩的大棚葡萄,亩均纯收入达一两万元,一年能收入五六十万元。”

  从外出“淘金”到返村“掘金”的不止宁印一人,潘集村的两个温棚果蔬产业园区,已经建起170余座大棚,带动了500人就业,年产值1000万元。

▲葡萄大棚种植户宁印

  潘集村由“空”到“实”的背后,是乡村产业的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逐步丰富。村里的人多了、热闹了,产业发展了,村貌也变美了。被墙绘漫画扮靓的围墙、被绿荫鲜花装饰的村路、亮着温馨灯光的一排排小别墅、文化广场上的精彩演出……一度“沉寂”的村庄,如今充满活力。

  采访手记

  “空心村”不空了。潘集村由“空”变“实”,充实的不仅是人数,更是人心。

  潘集村嬗变的背后,是农村产业的发展,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教育质量的提升,是精神生活的跟进。让村民“老有所依、幼有所育、壮有所业”,是潘集村由“空”变“实”的密码,也是农村千千万万乡亲心底的期盼。

  乡村名片

  潘集村位于宁陵县阳驿乡东南部,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660户2186人,耕地面积1780亩,主导产业为大棚葡萄、西红柿及小麦、大蒜、花生。曾经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32户356人,贫困发生率16.2%,是深度贫困村。2017年年底,潘集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