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巴掌大早产儿“小早早”出院了!为河南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婴儿

2020年11月05日14:0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尧青 通讯员 万道静)孕26周,入院时体重仅有500克的小早早,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么大,胳膊没有成人手指大,脚丫子只有拇指那么大,全身皮肤“吹弹可破”,血管隐约可见。由于身体发育不全,肺部、胃肠道、眼部等都存在问题,生命面临严峻考验。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经过90余天的奋力救治和日夜守护,小早早被养成4.2斤的“大宝宝”。11月4日,小早早出院,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体重早产儿的记录!

  小早早刚入院

提前到来的天使 父母最宝贵的孩子

11月4日上午,在早产儿重症监护室家庭参与式护理病房,妈妈把早早搂在怀里,久久看着她,眼神舍不得挪开。早早似乎也有感应,忽灵灵的大眼睛看着妈妈。

“小小的、红红的”,这是早早妈对孩子最初的印象,“刚生出来,就被医生围着抢救了,我只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了她。”说起小早早,她不由得红了眼圈。

这个提前报到的小天使,是爸爸、妈妈一直以来最期待的孩子。因为孕期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宫缩提前发动,孕26周时,早早宝宝提前出生。

出生后,孩子无哭声、无肌张力、无自主呼吸、心率60次/分,当地医院紧急复苏十分钟后,心率稍有回升。后因“反应差、频繁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血小板低”等原因经120转诊至河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

  入院治疗

24小时、93天的不间断守护 创造生命奇迹

入院时患儿呼吸困难,血压很低,体重仅有500g。测完生命体征,医生迅将宝宝放入提前预热好的的高级暖箱,调节呼吸机参数、建立静脉通路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紧张有序的进行。

看着这么迷你的小身体,横在她面前的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营养关,关关都是致命的危险。

科室主任孙慧清高度重视早早的救治,与科室人员一同为她制定一套详细的救治计划,力求做到“快、精、细、柔、稳”。

护士长安排资历高的护理人员专人护理,24小时持续的生命体征检测,迅速为其进行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因为喂养期间反复出现奶液滞留、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患儿喂养十分困难,喂养不耐受也影响患儿呼吸机参数的设定,为救治带来极大挑战。每天的查房,孙慧清主任都会查看参数设定、腹部、喂养及每天的肠外营养补液情等况,并嘱托管床医师及时关注胸腹片检查。

慢慢的,患儿开始进行重力喂养了,但是还是会反复出现问题,开奶、禁食、再开奶再禁食......

针对患儿喂养不耐受问题科室经讨论决定微量喂养。如何微量喂养呢?

用注射器抽取奶液后使用注射泵,泵进患儿胃内。开始时每次仅0.5ml的奶量需要泵入半小时,然后逐渐加量1ml、1.5ml、2ml......就这样一点点的持续泵入,慢慢的孩子开始耐受了,孩子的喂养量上去了,肠外营养量下来了。体重也由500g增至600g、700g、800g!

小早早长胖了

宝宝是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只能很长时间借助呼吸机辅助通气,严重时,频繁的呼吸暂停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体位管理、呼吸机气道管理、肺部雾化、排痰管理……慢慢的,呼吸暂停有所缓解。

随后,长达两个月左右的无创辅助通气,鼻塞和呼吸管道极易对患儿鼻部造成压伤和损伤。护理人员想尽各种办法制作鼻子造型的人工鼻膜、间断更换鼻罩呼吸、改良帽子固定通气管道、使用有弹性的系带等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孩子鼻部毫无损伤。

呼吸、喂养两大难题解决后,是早产儿视网膜病问题,早产儿重症监护室与眼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合作下,眼底手术加眼部检查,成功治愈了患儿眼部视网膜病变。

小早早的情况越来越好,该为脱氧和出院做准备啦!

早产儿重症监护室设立的家庭参与式护理病房,由专人对患儿家长进行培训,让妈妈进入病房,了解并参与护理,增强照护早产儿的信心和能力,使孩子出院后也能得到高质量的照护,减少并发症和再住院率。

慢慢的小早早停氧了,体重长到4斤多,每3个小时1次进食,可以喝38毫升奶量,符合出院条件,11月4日,历经3个多月的治疗,小早早就要回到妈妈的怀抱了。

  小早早要出院啦

“医院现在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单位,承担着全省疑难重症患儿救治的任务和责任,作为科室来讲,就要治疗危重症的、别人治不了的病,要啃最难啃的骨头,这样才能给更多家庭带来光明和希望。”孙慧清说。

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看似不可能的生命奇迹,每年出院的迷你宝宝(胎龄小于35周)超700例,自科室成立以来,已有3000余名早产宝宝在这里重获新生。


编辑: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