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体系再创佳绩 史继静博士入选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人才

2020年11月24日07:3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史继静博士带领核酸检测团队在岐伯山医院实验室工作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魏浩通讯员陈建平韩鑫颖文图

  日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公布我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评审结果。

  郑州市一院成为唯一通过项目评审的市级医院,该院史继静博士在全省众多项目申报人员中脱颖而出,荣获河南省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优秀青年人才称号,成为唯一的非省直医院科技创新青年人才培养对象。

  ●与省级医院同台竞技,郑州市一院何以实现“突围”?

  据了解,由郑州市一院申报并获批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申请人是该院科教科科长史继静,她同时也是河南省干细胞转化与应用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对于此次过审的项目,史继静说:“我申报的课题,总体来说就是进行病毒性肝病的免疫机制和细胞治疗研究,致力于癌症患者的救治。”

  作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内科学博士,史继静的履历可谓不凡:师从解放军总医院的王福生院士,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病的免疫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尤其擅长肝病和肿瘤的生物治疗。

  近年来,史继静参与到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并以第一负责人身份承担省、市级课题多项。甚至国家体细胞治疗转化研究有关政策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也有她的参与。

  一个科研项目成败与否,“领头羊”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顺利申请到竞争激烈的省级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因此,申报单位的科研实力,成为项目评审专家们关注的重要因素。该院副院长母心灵介绍说,作为一家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郑州市一院的科研“硬实力”同样惊人:拥有区域性烧伤整形诊疗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等诸多科研积淀。

  尤其是在细胞研究领域,该院作为省内第三家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具备了较好的细胞治疗转化研究平台和符合GMP要求的细胞制备间。

  “总之,我们的项目能通过专家评审,跟医院‘硬实’的科研实力密不可分。”母心灵说。

  ●科创人才培养项目,会给我省居民带来什么变化?

  根据历年来的《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肝癌已经连续5年排在了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

  “前期,医院已经开展了NK细胞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史继静说,此次申报的项目,同样有关注肝癌患者的救治。

  按照优青人才培养方案,3年的培养期内该项目将获得10万元的经费支持。除在国内进行研究工作外,史继静将到国外加入病毒性肝炎领域权威专家的课题组进行研修。回国后,预计建立靶向HBsAg的TCR-T细胞制备平台,并开展TCR-T细胞治疗HBV相关肝癌的临床研究。

  “靶向HBsAg的TCR-T细胞疗法的引进,势必会增强医院细胞治疗转化研究的实力,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提升癌症治疗水平,造福我省乃至周边地区的癌症患者。”

  ●科研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助推诊疗技术迈上新台阶

  郑州市一院副院长母心灵说:“三甲医院的职责就是解决疑难急危重症,科研是提升这一能力的关键。”

  作为一家治疗和科研并重的公立医院,该院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也已形成了共识:科研是医疗技术提升的“发动机”,只有“科研”进步,才能推动医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母心灵表示,医院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为基地、人才培养为根本、新技术引进与推广为引领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在我院扎稳根基。”

  正是看到了一院人对科研的热情和认真劲,包括解放军总医院王福生院士、上海瑞金医院陆树良、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王宁利、华西口腔医院石冰教授等国内外知名的医学权威,才愿意和郑州市一院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展细胞治疗、创面修复、近视防控和唇腭裂治疗等国内前沿的项目。

  “目前,这些科研项目均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在去年,郑州市一院顺利完成“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和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备案,标志着该院相关科研工作跨入“国家队”行列。

  近三年来,郑州市一院科研立项78项,获得科技成果奖19项。

  相信未来,郑州市一院将在医学科技创新的大道上,结出更多硕果。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