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村手工粉皮闯市场

2020年11月24日11:1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讯(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谢辛凌)11月15日,记者走在沈丘县付井镇杨庄村的街道上,路两旁一张张圆润透亮的小粉皮密实地排在竖起的竹帘上,房前屋后、空场上、田间地头满眼皆是,有些加工户推着木板车忙着晾晒粉皮,有些加工户一边查看粉皮的干湿度,一边则忙着将晾好的粉皮一沓沓地收拢起来。

  “眼下正是加工、销售粉皮的旺季。全村437户1900余人,从事粉皮加工的村民达500多人。生产的纯手工粉皮不含添加剂和防腐剂,纯生态无公害。产品实行统一工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加工手工粉皮所需要的原材料红薯淀粉,平均每三斤红薯可加工一斤红薯淀粉,一斤淀粉可加工9两多粉皮。全村年产粉皮30多万斤,收入30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兵向记者介绍说。

  杨庄村手工粉皮加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以“晶莹透亮、口感滑溜筋道”而著称。这里的粉皮多是用自家地里的红薯作为原材料加工成淀粉,经调浆、旋粉、晾晒、打捆等十几道工序做成。

  进入秋季以来,杨庄村的粉皮加工销售进入了旺季。不少加工户纷纷支起炉灶,每天凌晨4点左右,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通常都是“夫妻档”或是老人孩子齐上阵。

  村民杨发展是村上的粉皮、粉条加工大户,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先后创办了农业种植合作社和粉皮、粉条加工车间。致富之后的杨发展没有忘记身边的贫困群众。如今他创办的合作社先后吸纳45户贫困户从事红薯种植和粉皮加工。“俺这两年在车间里上班,从事打粉、磨浆和粉皮晾晒、装箱,干一些精细零碎活,一年收入2万元,再也不用担心没活干,挣不到钱而返贫了。”脱贫光荣户王玉霞高兴地说。

  “他们没有技术,我亲自手把手地教他们,能保证他们稳定增收,稳定脱贫奔小康。对于年龄较大的村民,我给他们安排最轻的活。”忠厚老实的杨发展说,“为扩大销售,我还借助沈丘电商产业园的优势,在网络上进行产品展销,通过淘宝、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平台,把产品销售到安徽、山东、江苏等地。”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