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周晓荷
如果她大意了,把学生没来上学当作一次普通的迟到;如果她犹豫了,没有第一时间骑着电动车冲到学生家里;如果她胆小了,只等待救援而不是自己翻过两米多高的院墙……很难想像10岁的小凡和他母亲的命运会如何?幸运的是,“如果”没有发生。
李春苗是三门峡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五(二)班班主任,一次意外的救人举动,让她在灵宝出了名,也让这位普通教师的更多故事浮出水面。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12月18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救人要紧,顾不上怕”
11月26日早上七点半,李春苗准时走进教室,学生也陆续到校,唯独小凡,左等右等都不来。
李春苗拨打了家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小凡比较乖巧,一般不迟到,别是有意外?”她越想越揪心,一边联系小凡同村同学的爷爷贺大爷,请他去小凡家看看;一边协调同事帮忙代班。
贺大爷电话回过来,说小凡家大门紧闭、没人应声。李春苗立马骑上电动车往村里赶。到了小凡家,敲门没反应,望着两米高的墙头,李春苗做了个决定:“叔,找个梯子来吧,我得进去看看。”
“现在想,确实怕,但当时现场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我又是老师,想着学生,就顾不上怕!”她翻过墙头,跳进院子。透过窗帘缝隙,李春苗看到小凡妈妈趴在地上,奄奄一息。一番大声呼叫后,小凡妈妈才挣扎着起身开门。屋内煤气弥漫,小凡已神志不清。
李春苗立即拨打120,把母子俩送上急救车。当天下午,医院传来消息,因为施救及时,母子俩脱离危险。
“不能让孩子们吃亏”
事情发生后,李春苗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褒奖。“很受鼓舞,也深感不安。我觉得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和上课一样普通。”
“做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这是一个老师的朴素信仰。
李春苗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只上过一年学的父亲就对他们兄妹三人说:“不管家多穷,你们都得上学!”父亲的话深深影响着她,2002年毕业时,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开启了10年代课生涯。2011年,她通过招教考试转正,被分配到灵宝市朱阳镇二小教书。
事业顺风顺水、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外人看来,李春苗可以安稳下来了,可她却选择去离朱阳镇30公里的深山区犁牛河小学支教。彼时,她的大女儿刚上小学,小女儿尚在襁褓中。
在支教的两年时间里,她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和山里的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当起了他们的“妈妈老师”。晚上,打来热水给孩子们洗脚、剪指甲;冬天提前买好手套以防他们冻手。她说:“我的手脚就是小时候冻着了,不能让孩子们也吃这亏。”
“我的学生,一个也不能掉队”
“我的语文老师,个子不是很高,略带着点白头发,眼睛大大的,戴着黑框眼镜,她对我特别好。”这是学生小松笔下的李老师。小松今年秋天刚转到李春苗班,一开始学习跟不上。“我没课本,她把自己的课本借给我用,每天下课都来问我听懂没,还给我带小零食,到宿舍陪我说话。”小松说。
“他们都是我的学生,一个也不能掉队。”温柔的李春苗坚定地说。
其实,总自掏腰包给孩子们奖励的李春苗,经济上并不宽裕。她在城区没有房子,家在偏远的函谷关镇西寨村。每天往返,就是靠一辆旧电动车,从家到学校,需要三四十分钟。她平日里背着双肩包,登着运动鞋,手套戴了几年也不舍得换,最体面的衣服也就是一件几百块钱的羽绒服。
“她每天七点多到校,风雨无阻。”在同事王晓艳眼中,李春苗令人敬佩:她的教案用红笔标注重点、易错点,课后反思也非常详细,五(二)班各项工作在全校都名列前茅。
一日为师,就要护学生周全;分内之事,就要全力以赴!这样的李春苗,成为灵宝市教育系统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