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日子像辣椒一样红火——记南阳市宛城区庞庄村党支部书记惠大武

2021年01月06日10:24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侯子罡魏维

  1月4日,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庞庄村党支部书记惠大武,正为村里食品厂用工的事情协调忙碌。“如今村里企业多了,用工需求大,食品厂想再协调一些人手。”惠大武说,“村里三个规模以上企业,现在本村村民都不够用。”

  如今有三个规模以上企业、两家合作社的庞庄村,在十几年前,连村部都没有办公房,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谋出路”。现在,庞庄村村民轻轻松松在家门口就业,遇到农忙还要从外面“调人”帮忙。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带着敬佩提到村支书惠大武。

  从“退役军人”到“支部书记”

  1990年当兵入伍的惠大武,曾在“天上无飞鸟、地下无树无草”的新疆马兰服役。参军后的惠大武早早入了党,艰苦的环境让他养成了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性格。1995年退伍后,惠大武开始响应镇上号召回村种小辣椒。

  “农民要致富,不能只靠下死力气。”惠大武发现,只管闷头种不管销路的老路子早已行不通。多次考察论证后,惠大武在1997年成立了“大武辣椒商行”,从事小辣椒购销,解决当地辣椒销售难的问题。商行建起来了,刚开始却遇到了困难。

  “许多村民不愿种,说种了干啥?喂猪猪不吃,喂牛牛不吃。”惠大武说,早期他好不容易招商把“客户”拉来了,可辣椒又供应不上,很多村民对种辣椒还是持观望态度。于是,惠大武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向村民保证“只要种出来就能销出去,就算万一卖不出去,商行也会全部收购。”

  不少庞庄村村民至今都记得村里第一次进大车拉小辣椒的情景。火红的小辣椒摞得高高的被村外来的大车拉走,全村的人都跑去看。从那以后,村民们有了信心,纷纷开始种小辣椒。庞庄村的小辣椒由1995年的几百亩发展到2010年的6000亩,如今村里80%农田都种植小辣椒。惠大武也因为过硬的口碑和“纳税大户”的身份,在镇领导和村民们的支持、拥护下,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

  从“车不进村”到“主动落户”

  “村里最早是‘火车轨’路,别说车很难进来,连摩托车上路都难,辣椒还咋销出去?”提起庞庄村从前的道路,惠大武颇多感慨。

  惠大武当选村支书的第一年就开始修路,目前庞庄村的道路全部修完,80%的路都是柏油路,小辣椒的销路越来越好。2008年,庞庄村挂牌成立了由惠大武任理事长的“金田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进行小辣椒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

  庞庄村的小辣椒产业发展到今天,关键在于品质和信誉,过硬的品质和信誉,赢得了很多大企业的青睐,譬如白象集团。该村与白象集团合作供货已有20年,惠大武仍记得第一次参加招商会时的忐忑。

  “我是第42个发言,听着人家有这机器有那机器,我就说我们没场地没工厂,但我能保证一点:每批供货小辣椒质量第一。”惠大武没想到,这番话引起了白象集团负责人的注意。经过上网查证后,大武辣椒商行确实没有出过一次质量问题,惠大武成功拿到了供货合同,合作至今。

  小辣椒创出品牌的同时,惠大武着眼长远,开始改造提升村中整体环境:为保障农田灌溉,建了6座节水闸、挖了5000米水渠;为保证旱能浇、涝能排,建设高标准农田7000亩;为确保治安秩序,筹资80万元对村中主路加宽改造、安装路灯,成立了治安联防巡逻队;为改善人居环境,自筹资金17万元整治污水和坑塘2万多平方米,新建垃圾池38个。

  如今的庞庄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车都进不来的小村庄,整体面貌和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环境好、信誉好、治安好、乡风好,美名在外的庞庄村,开始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落户对象。2019年,豫宏佳食品有限公司和宛河乡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在村中落户,解决本村和周边村群众300多人就业。

  从“让人羡慕”到“不迈大步”

  由于小辣椒产业的发展,庞庄村成为红泥湾镇第一个专业村,加上村中三个规模以上企业和两家合作社,如今的庞庄村成了周边村庄羡慕的对象。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惠大武的带领下,庞庄村创新了“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建助贫模式。2017年,庞庄村投资120多万元创办了艾制品有限公司,安排村中21名贫困群众就业,安置周边群众就业170多人,同时通过入股分红吸纳贫困户80户。除了小辣椒产业,合作社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以大蒜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不仅让本村人致富,还让周边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村民收入多了,集体经济壮大了,钱该如何花?

  “不能乱花,我有个原则是‘不迈大步’。”惠大武提到庞庄村幸福大院的建设。在“四集中”兜底工作中,参加镇党委、镇政府组织集中观摩幸福大院活动后,惠大武充分考虑本村现有资源和贫困户实际,提出利用村中原有老瓦屋改建幸福大院的想法。

  “考虑到村里兜底贫困群众年龄比较大,多是老年人,对原汁原味的老瓦屋更愿意住,住着心里踏实,而且村里老瓦屋质量非常好,改修之后和村里条件最好人家的居住条件不相上下。”惠大武把这个想法在党员大会上提了出来,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村中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讨论、表决,最终得到了一致认可和赞成。大家都认为改建老瓦屋作为幸福大院的做法十分接地气,既不盲目攀比追求高标准,也不降低生活质量和标准,已经有不少村民主动要求入住幸福大院。

  “村里两个老人为了争着住瓦屋,吵得脸红脖子粗,差点打起来。”惠大武笑着说,“庞庄村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还是那句话,就算有钱了也不能‘迈大步’。”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