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无怨无悔——记漯河市委宣传部派驻临颍县前杨村第一书记姚远

2021年01月08日13:5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仵树大

  他,三年前,主动请缨担任第一书记,对组织的嘱托牢记在心,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警醒……

  他,家中有八年级有些叛逆的女儿和不满1岁儿子,一周见一面,平时只能把孩子交给妻子和年老多病的父母……

  他是漯河市委宣传部派驻临颍县王孟镇前杨村第一书记姚远。经过他连续多年的不懈努力,前杨村于2018年脱贫摘帽,2020年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圆满完成驻村使命。

  驻村期间,姚远先后获得“十佳市民”“最美扶贫人”“驻村之星”等荣誉称号。村里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市级“文明乡村”、市级“全民守礼先进村”、市级优秀“社科普及基地”、县级“脱贫攻坚先进村”、县级“零访村”等荣誉称号。

  心系村中老少爷们儿为群众解忧纾困

  “这是俺家刚做的菜馍,也没有什么主贵的东西,就这些自己做的家常饭,也算是俺们的一点心意吧,赶快趁热吃吧!”1月5日中午,前杨村脱贫户轩水申的妻子范玉英手里拿着热气腾腾的菜馍来到村部,双手递给姚远,“平时送啥都不要,这点馍总得吃了吧!”

  范玉英是姚远之前分包的贫困户,老两口都快八十岁了,儿子在外打零工,儿媳妇患有白血病,孙子正在上大学,儿媳妇光看病吃药每年都要花好几万元。

  “轩水申父子俩都是党员,刚开始不愿意纳入贫困户,感觉给党员抹黑,我到他家里反复做思想工作,讲事实说现状,他们才同意。”姚远介绍说,两年多来,已为他家争取了3个低保救助、1个雨露计划和助学贷款、1个特设岗位以及健康保险等一系列帮扶措施。

  如今,老两口的收入稳定且逐年增长,孙子即将大学毕业正在实习,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老两口对眼前的“恩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每次路过村部,看到加班加点忙碌的姚远顾不上吃饭,总要回家里拿些吃的过来。

  “目前,我们村27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但是,我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和‘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巩固与提升工作,为老少爷们儿的幸福指数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姚远拿着他绘制的脱贫“地图”说。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

  “你看,这是我们去年引进的‘育苗基地’项目,投资近100万元,占地16亩,建6个育苗大棚,每年效益可达20余万元。”姚远指着在村室对面的一大片土地和5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说,扶贫车间作为基地的配套,与村里共同成立合作社,收购、储存、交易粮食和育苗,每年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万多元。

  在增加集体经济的同时,该项目不仅能吸纳贫困户就近务工,还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延伸发展,带动村民开阔种植思路,提高土地收益。“这个基地可是我们村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年来,姚远先后争取、协调资金400余万元。在他的努力下,村里建起了幼儿园,接收本村儿童近150名,贫困儿童3名,带动贫困户就业2人,村集体经济分红每年不低于1.5万元。同时,第一书记专项资金投入县集体经济工业园入股资金和建设门面房,每年带来集体经济收入近2万元。目前,村里集体经济每年总共可达8万元左右。

  “贫困村底子薄、基础差,咱来了就得为老少爷们儿多办点实事。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沉下心,俯下身,要对得起老少爷们儿和组织对咱的这份信任!”姚远说。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