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少林、太极“领衔” 成立河南中华功夫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该怎么做?

2021年01月17日08:0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

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上,中原文化始终闪耀着最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贡献持久深厚的动力。2017年,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宝丰,实现河南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零的突破;2020年,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河南洛阳。至此,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河南占据两席,为全国第二,但相对于灿若星河的中原文化如沧海一粟。在2021年两会上,民革河南省委认为中原文化应再发力,成立河南中华功夫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由少林和太极“领衔”,向全球迈出河南“武”步。

2019年10月1日,河南登封鹅坡人“出彩”天安门国庆大联欢

为何要“旧事重提”?

其实,早在2010年1月“两会”期间,民革河南省委在省政协提案《关于设立中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中就提出:“登封少林武术和温县太极拳同处于嵩山文化圈之内,它们在中国功夫文化中地位独特,建立成立以登封少林武术和温县太极拳为主体的河南中华功夫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议提出后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文化厅曾组织有关专家调研考察和学术论证,答复“提案在积极推动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如何用好用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文旅融合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文化强省战略?因此,此次河南两会,民革河南省委“旧事重提”。

岁末年初,中原武林喜事连连。2020年12月17日,从陈家沟走出的太极拳申遗成功,至此,中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2021年1月1日,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首部省级武术志书《河南省武术志》面世,摸清河南武术家底,厘清拳种流派发展脉络,记述拳种概貌,为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的中原武术正本清源。

太极拳申遗成功,陈家沟沸腾

河南武术根正苗红 基础设施薄弱是实验区建设“硬伤”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武术大省,是驰名中外的少林拳、太极拳、岳家拳、心意拳、苌家拳的发源地。河南孕育着40余种武术拳种,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流派众多、习武人群庞大、民间尚武之风盛行。

汇集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的太极拳已上演了300多年“缠丝劲”;打遍天下的武侠小说和影视剧的少林功夫从线上走到线下,1500年来仍然让全球武侠迷魂牵梦绕。与中医、书法、京剧等中华瑰宝一样,以少林、太极“领衔”的河南武术是从哲学衍生的文化奇葩,是术,又是艺,也是文,更是道。中华武术,既关乎人本,又关乎国本;既可健身养生、普惠大众,又可作技击战力、安民保国。

而在历史当下,建设河南(中华)功夫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可以进一步推动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河南对外交流和高水平开放。

太极拳和包括少林寺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申遗成功,少林功夫、温县太极拳两个省级保护实验区经过10年规划建设,作为保护区地域(行政区域)范围(登封/温县)明确,已基本具备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要求。

文化展示场所是非遗保护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必备条件,更是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对非遗核心项目的硬性要求。

当务之急!完善温县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推进少林寺博物馆建设

因此,民革河南省委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加大登封少林文化、温县太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内涵建设,争取温县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早日进入国家级博物馆;重视推进少林寺博物馆按照国家级博物馆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将其列入郑州市和登封地方文化发展专项规划重点项目。

温县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拥有太极拳相关文物资料近万件,包括主要流派名人名家的传承谱系。建议完善、提升内涵建设,争取进入国家级博物馆。

除了功夫甲天下外,少林寺藏经阁图书馆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功夫”省级示范传习所,少林药局有百年历史,但至今尚未建成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相关法规要求的少林功夫专题场馆。

调查显示,少林寺博物馆规划建设项目,2004年开始先后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国家文物局核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批复同意。其选址区位、地质条件、与周边遗产及自然人文和生态环境关系、地下文物现状、下沉式建筑形制设计等,均符合相关规定,却一直停滞。目前,少林寺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地方政府已收储,坑基开挖2014年已完成,底盘基础基本具备。其建设资金筹措进展顺利,已具备复工进行项目建设的条件。

编辑:郭同欢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