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开新局·乡村振兴走前列——脱贫之后咱咋干丨产业帮扶新门路 中药治病还治“穷”

2021年02月13日08:57

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去年2月28日,嵩县等14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至此河南再无贫困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之后咱咋干?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中原大地,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向着“十四五”阔步前进。春节期间,记者走访脱贫户、驻村第一书记、回乡创业带头人、乡村规划师等,与他们聊聊脱贫后的小目标、新年的新愿景、乡村振兴的新期待。

  □河南日报记者 李若凡 通讯员 贾慧娟

  二十九,蒸馒头。2月10日上午,天气晴好,新安县南李村镇韦庄村村民翟巧玲在蒸馒头的间隙里,还在院子里整理中药材。她开心地说,今年在药材厂干活收入不错,过年肉都多买了几斤,孩子们可高兴了。

  翟巧玲今年49岁,多年前丈夫去世,一直在家务农的翟巧玲艰难地供养两个孩子上学,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2018年,在该村建厂的药业公司招工,优先招聘贫困户,翟巧玲进厂工作,月工资3000元,成了在家门口上班的产业工人。翟巧玲非常高兴:“有了稳定收入,感觉生活特别有奔头!”

  2016年,韦庄村引进了丹参种植项目,当年,该村依靠县里的“科技扶贫”项目,党员干部带头,组织30多户贫困户种植400亩丹参,一年后效益可观,每亩地产值一万余元。2017年,洛阳翼展药业项目落户韦庄村,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和中药饮片的生产及销售,逐步形成了以韦庄村为中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利用到户增收扶贫政策,发展贫困户种植丹参。

  为助力脱贫攻坚,该药业公司向贫困户实行了免费犁地、免费技术指导、保底收购三项优惠措施。同时也吸纳贫困户进厂打工,向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其中绝大多数为贫困户,采收药材季节招聘40多个临时工,熟练工每天收入可达100元左右。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临近,在韦庄村的中药材加工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板蓝根、柴胡、丹参等药材。“药材卖得很好,每个月销量都在100吨以上,我们都在加班加点,赶着出年前的货。”公司办公室主任翟丽丽说,“从去年11月丹参采收以来,药材销量好,大家都很高兴,许多村民顾不上置办年货,忙得热火朝天。”

  脱贫户董卫功种了5亩丹参、5亩黄芩和1亩板蓝根,年收入3万多元,2019年10月顺利脱贫。他说:“种植中药材收入很稳定,我们只管好好种,公司来收购,干起来特别放心。”

  韦庄村党支部书记翟钢锋介绍,随着中药材效益越来越好,群众的积极性也很高,目前全村种植丹参1000余亩,黄芩600余亩,经过3年的发展,辐射带动南李村镇发展丹参、黄芩、板蓝根等中药材7000余亩。4年来,依靠中药材种植,全村160户贫困户于2019年10月全部脱贫。村民们都高兴地说,中药不仅治病,还治“穷”。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