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竹园 三年游击战打出一片天

2021年02月25日14:13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黄华

  “我们这个焦竹园可不简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在这里得到验证,‘到三不管的地方生根发芽’指示在这里得以实践,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一个起初仅有7个人、两条半枪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硬是开辟了一个方圆近5万平方公里的鄂豫边游击区,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印记。”2月19日,在中共鄂豫边省委机关所在地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驻地——焦竹园,泌阳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李鑫感慨不已。

  焦竹园位于泌阳县城东30多公里处,地处铜山、白云山和接君山的盆地之中,青砖黛瓦、流檐翘角的明代建筑群掩映在翠竹之中。

  1934年前后,鄂豫边工委和豫南地区党组织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围剿”。1935年8月,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张星江、王国华、张旺午等在唐河毕店商定,将豫南、豫西南党组织合并成立鄂豫边省委,由张星江任省委书记、仝中玉任组织部长、王国华任宣传部长。鄂豫边省委领导豫南、豫西南10余县党的工作,决定在确山、泌阳、桐柏、信阳四县接合部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桐柏山革命根据地。

  1936年1月,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在信阳小石岭村成立,建起了鄂豫边区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队伍。

  1937年7月中旬,游击队已发展到400多人。1937年10月,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进驻焦竹园、邓庄铺,省委机关设在焦竹园,游击队(1937年10月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驻邓庄铺。

  1938年1月,根据党中央指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和中共豫南特委一起进驻确山县竹沟镇,经过整顿和加强,第八团队迅速扩大到1500多人。

  “省委机关迁驻竹沟后,焦竹园曾作为招兵处,在保障中原抗战、人员输送、物资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名誉馆长马荣光说,“另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大量兵力,成为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减压带’。”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