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云采访丨全国人大代表邢京龙:绿色未来如何驱动?“激励+法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行业政策

2021年03月04日19:1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从标志性的‘十城千辆’工程算起,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已经走过了10年。在过去10年中,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电动乘用车销量占全球的一半,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卡车的销量占到全球的90%以上。”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电芯制造精益三厂生产调度邢京龙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正在迈入电动汽车发展的新时代,急需更加全面、系统化的电动汽车长期发展战略作为支撑。

问题1:财政激励措施减少,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被欧洲赶超

经过大量调研,邢京龙发现,2020年上半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被欧洲赶超。

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年均市场份额3%迅速上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8%左右,并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攀升,其中德国2020年10月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到了17.5%。在相同时期、相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下降40%多而欧洲市场份额增长近60%的原因主要归于“政策”二字。

“为了达到202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避免上亿欧元的‘天价’不达标罚款,欧洲的汽车生产企业于2019年下半年向市场推出了30多种电动汽车新车型。”邢京龙说,严格的碳排放法规以及6个欧洲国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电动汽车财政激励措施,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而2019年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激励措施减少,车辆燃油能效标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并没能大力驱动市场发展,且缺少有力的执法和处罚。

问题2:市场结构不完善,商用车电动化政策工具不足

在市场结构方面,中国早期的电动汽车市场策略是推动电动汽车在政府车队和公共领域中的应用。因此,电动公交车和在共享车队中广泛使用的微型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最成功的细分市场。

在过去两年中,随着国家和一些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私人领域应用关注度的提高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大,电动汽车开始在主流乘用车和SUV细分市场发力。

而在商用车领域,尽管商用车是中国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污染源,并且是交通领域的燃油消耗大户,但中国商用卡车市场的电动化进程仍处于萌芽状态,且对商用车电动化的政策也远远少于乘用车。

问题3:电动汽车“补能焦虑”急需解决

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为支撑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考虑到中国电动汽车的增长目标,在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与充电设施配给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

随着一大批NEDC续航里程超过600km的车型推出,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已经转变为“补能焦虑”,私人充电桩的普及和公共充电设施的推广,可以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远超燃油汽车加油的使用体验,推动市场的发展。

建议:“法规+市场驱动” 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优于燃油汽车加油的使用体验

邢京龙建议,在现有发展电动汽车战略基础上,国家急需为重型商用车和非道路机械领域规划出清晰的中长期电动化发展战略。

“试点项目、政府补贴、公共车队采购是早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兴起并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的三驾马车。”邢京龙说,但在未来,中国则需要迅速转向法规和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创新政策组合。这包括加强新能源汽车法规标准,制定和完善切实推动未来技术进步的车辆能效、排放和温室气体管控标准法规,同时还应加强财税政策创新,引导主流汽车消费市场,令电动汽车的发展与环境收益衔接更紧密。

另外,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层面的政策创新。对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需求进行大力支持,解决私人充电桩的安装难和公共充电设施的推广、管理、保障等问题,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优于燃油汽车加油的使用体验。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