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珺:建立治黄工程遗址博物馆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2021年03月07日11:05

来源:大河报

  全国政协委员马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河报小记者倪子涵(郑州市四月天小学),画面上的天空,有几缕淡淡的蓝色,更多的部分是苍茫的白色。炎黄二帝像站在滔滔的黄河水边。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郭兵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奔腾5400公里的黄河,不仅有奇绝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古文明遗迹和遗物,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保护和传承好黄河文化遗产是关键。

  那么,目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存在哪些问题?又有什么解决方案?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马珺认为,目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存在顶层设计缺位,传承机制不健全,传承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不强,对黄河文化时代精神挖掘不足等问题。“沿岸各省市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处于各管一段、各施一政状态,无法统筹流域内相关部门形成保护合力,沿黄流域的诸多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仅停留在旅游开发层面。”马珺说,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应秉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把握重点的基本原则。为此,她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遗址保护、数据化处理等角度提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建议。

  系统构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战略规划与体制机制,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马珺建议建立联动机制,成立由水利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组建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专门领导机构,协调解决跨区域问题。

  其次,应该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创新沿黄旅游景区和涉旅文物单位相融合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投入经营机制,加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政策与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

  黄河故道、千里黄河大堤、大王庙治黄遗址,流域内的摩崖石刻、洪水碑刻、修堤碑刻、水利图碑等凝结了厚重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马珺认为应该加强历代治黄工程遗迹的修复和保护工作,适时建立治黄工程遗址博物馆。

  历代黄河文化典籍有专书、档案、谕旨、奏议、传记、诗词、图说、碑刻,散见于正史、实录、典志、地方志、文集中,具有数量大、类型多、连续性、综合性、地域性等特色,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沿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搜集、科学整理,并开始数据化处理。

  此外,还应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梳理好中华文明的黄河文化基因,打造彰显黄河文化精神的文化品牌,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