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里,打卡去!郑州开放和新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百余处,让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2021年03月09日19:16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春和景明惠风畅,繁花如锦尽芳菲。3月9日清晨,一轮绚丽的朝阳刚刚跃上地平线,晨练的人们便跟久远的城墙打起了招呼。

  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郑州商城遗址公园,林木勃发、花香四溢。清晨或傍晚,市民总习惯性地来到这个历史韵味浓郁的公园,漫步游玩、休闲锻炼、陶冶身心。

  “这里相当于一个没有围墙、可随时来游览休闲的露天‘博物馆’,在这里休闲健身,感觉特有文化味儿。“海女士乐呵呵地说,“现在遗址公园变得更美了,城垣南段环境大提升,东城垣周边环境提升工程也在加快实施,真是一天一个样。”

  保护与利用结合,公园邂逅古文明;遗址与生态牵手,塑造城市新地标。在郑州,越来越多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在提速建设中让人们与历史更好地相遇。

  郑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23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点近万处。

  一边是古老而厚重的遗址,一边是现代时尚的城市生活,二者如何和谐共生?2017年,郑州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生态保遗”新模式,将文物遗产遗存保护展示与生态建设、人民群众社会文化活动空间、城市建设发展相结合,使古遗址融入现代生活,惠及民生,让广大百姓享受到河南厚重历史文化的滋养。

  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打造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郑州市实施了生态保遗工程三年行动,提出到今年底建成100处以上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构建特色鲜明、保护有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体系,促进形成遗址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美化、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形象凸显的全国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全域保护利用示范区。

  来自郑州市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郑州市开放和新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总数达到107处,其中44处已建成开放、绿化面积近万亩。郑韩故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大河村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宛如一条“绿带”,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镶嵌在郑州南部的新郑市境内。走进公园,沿着城墙上的步道可以一览城市美景,俯瞰遗址风貌,通过观看景观小品,人们还可以充分了解郑韩文化,与古文明“亲密接触”。

  夜色下的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和研判,新郑市着力在遗址的环境整治、保护展示和有效利用上寻找“平衡点”。从确定公园内部的花草树木到布局各类景观小品再到遗址公园建设的方方面面,首先考虑如何降低建设对遗址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郑韩故城遗址,在保护的前提下增加遗址的观赏性和体验性,让文化遗址鲜活起来。

  在郑州市主城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共分城市型(四环以内)、城郊型(四环至绕城高速之间)和郊野型(绕城高速以外)三个类型。位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苑陵故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是郊野型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的代表。苑陵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县制的古城。已建成的苑陵故城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1920亩,以再现中原地区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内容为主线,打造出“六圃九囿”景观。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

  在文化遗址上建起生态公园,便是科学保护利用文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具体实践。这是一种生态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既延长了城市的生态之链,又增强了人与遗址的互动,让遗址重现于人们的生活中,改变“地下气象万千”不为人知的状态,进而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

  “如今,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不仅成了百姓休闲娱乐好去处,更是激发和增强市民文化自信的文化地标,强化了整个城市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化高品位。“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如是感慨。

  河南省和郑州市对文物及历史遗址的保护利用,也深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的赞许。在他看来,通过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可以科学保护、净化、美化遗址环境,使文化遗产资源有尊严地展示出来、鲜活起来,真正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与之对话和共鸣,最终实现遗址资源全民共享、传承后人的目标,不断赋予人们成长进步、奋进前行的力量,这也正是文化的力量。

  在郑州,越来越多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在建成开放,彰显的是文化魅力,延伸的是城市风景,铺就的是幸福底色。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