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
□谷武民韩振峰袁冰洁文图
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位于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布展面积20000平方米。集红色教育、参观研学、历史文化、文物承载、古建筑群为一体,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抗日战争后期,单拐村作为当时我党领导的最大敌后根据地——冀鲁豫边区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领导着东至津浦,南跨陇海,西临平汉,北靠德石的广大区域,辖116县,近2000万人口。
解放战争初期,军区第一兵工厂在这里成功制造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单拐村也被誉为“中原红都,军工重地”。
探究:红色革命选择单拐村的“神秘基因”
单拐与红色革命结缘,与当时的革命大环境有关。
《清丰县志》记载,1944年8月底,冀鲁豫边区军民对日伪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清丰县全境获得解放。冀鲁豫军区为进一步扩大战果,解放南乐县城、濮阳县城及豫北的大部分地区,打通冀南与太行根据地的联系,决定将指挥部前移。1944年9月,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自山东省观城县红庙村迁驻清丰县单拐村,司政后勤机关、报社、电台、医院等陆续入驻。
单拐村位于清丰县城东15公里处的潴龙河东岸,不靠公路,比较偏僻。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仅有村民400人,但地主多,好房子多。更重要的是,单拐村及周边一带是冀鲁豫边区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又是党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和开展游击战争的中心。
当然,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之所以迁到单拐村,也与陈笃之父子有关。陈笃之是单拐村的开明绅士,早年在外经商,曾做过国民政府参议员,花甲之年返乡,经营70亩良田。陈笃之乐善好施,待人宽厚,深受乡邻敬仰。抗战时期,他曾与晁哲甫一起成立清丰县抗日自治委员会,并被推举为会长,接着又组建了清丰县民众联合抗日自卫团。陈笃之思想开明,其儿子陈平、女儿陈友菊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单拐村的有关情况,就是陈平向分局和军区领导介绍并推荐的。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迁到单拐村后,陈笃之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让给部队住,把自己的酿酒作坊无偿捐献给军区。他还说服族人,腾出家族祠堂作为兵工厂驻地,动员族人和村民腾房、捐粮捐款。
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迁到单拐村后,宋任穷、黄敬、王宏坤、杨勇、曹里怀、朱光、张霖之、张玺等领导聚集到单拐村,领导边区人民对敌反攻作战和建设边区,使单拐村成为冀鲁豫边区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神奇:我军史上第一门大炮这样“呱呱落地”
在单拐村陈氏祠堂南边,有一门绿色大炮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重量只有200公斤,口径70毫米,射程3500米,是我军军工史上生产的第一门大炮。
这是“盖亮号”步兵炮的复制品,原炮现陈列于中国军事博物馆。3月1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单拐村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推开冀鲁豫军区纪念馆的门,是1944年冀鲁豫军区的兵工厂旧址,陈列厅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旧式兵器。
在这里,记者看到这样的介绍:“……1945年9月,冀鲁豫军区遵照朱德总司令《关于建设迫击炮分队及兵工厂生产的意见》,在单拐村成立军事工业部,先后建立4个兵工厂。其中,第一兵工厂设在单拐村,全厂职工在设备简陋、环境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百折不挠,于1946年初,制造生产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
纪念馆负责人介绍,1945年9月,为适应战争形势对武器装备、后勤供应的迫切需要,冀鲁豫军区决定在清丰县单拐村成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军事工业部。我军建立了兵工一、二、三、四厂和炸弹厂等20多个兵工厂。其中,兵工一厂设在单拐村,二厂、四厂、炸弹厂、皮革厂均在单拐村附近,单拐村又成为冀鲁豫边区军工生产的中心。
这门神奇的大炮缘何命名“盖亮”号?
清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社军告诉记者,第一门步兵炮试射成功后,兵工一厂和整个单拐村都沸腾了。军工部在陈氏祠堂大院召开了庆功大会,表彰有功人员。鉴于盖亮同志在试制大炮过程中的特殊贡献,军工部遂将这门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命名为“盖亮号”。
造出了第一门炮,第二门、第三门接连问世。作为当时我军唯一的一种自己制造的重型武器,“盖亮号”九二步兵炮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这些炮,我军开始配备专门的炮兵,这也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起点。
从1945年冬到1948年,兵工一厂共生产了七门大炮,其中有五门配备给前线部队,发挥了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其中有一门大炮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