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报告:华南海鲜市场不是新冠病毒最初来源地

2021年03月31日09:05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当地时间3月30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发布研究报告,此报告是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的中国部分。

  报告认为,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极不可能”, “比较可能”或“非常可能”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类,“可能”或“比较可能”由动物直接引入人类,也“可能”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类。

  报告提出了后续新冠病毒溯源工作的建议,包括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能的新冠病毒动物宿主,加大对圈养野生动物的检测,继续对相关冷链进行追溯研究,成立全球专家组以支持病毒溯源联合研究等。

  报告说,武汉早期病例很多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但是也有病例与其他市场相关,这显示华南海鲜市场不是新冠病毒的最初来源地,目前还不能确定病毒传染到华南海鲜市场的途径。

  报告说,专家组查阅了不同国家刊发的新冠病毒早期传播病例的研究,这些研究显示新冠病毒阳性样本比最初检测出的病例还要早,一些样本甚至早于武汉发现的首个病例,说明其他国家存在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报告认为,对早期新冠病毒的潜在传播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当天,世卫组织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专家组外方组长彼得·本·安巴雷克等专家介绍了联合专家组在武汉的实地工作以及共同研究情况并感谢中国政府和科学家为此次溯源合作提供的支持。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的工作加深了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这份报告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但不是研究的结束。当前仍然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源头,必须继续依照科学指引进行溯源研究。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中国同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在武汉共同开展全球溯源中国部分的工作。期间,联合专家组走访了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地,并与医护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病人等进行访谈。

3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办公大楼的入口。新华社记者 陈俊侠 摄

  外交部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3月30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就世卫组织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报告答记者问。

  问:世卫组织已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报告。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世卫组织已发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报告。中方对参与此次溯源合作的中外专家展现出的科学、勤勉、专业精神表示赞赏。

  中方始终支持各国科学家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参与共提了世卫大会涉新冠肺炎决议,支持世卫组织主导下各成员国就病毒动物源头研究开展合作。中方在国内疫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情况下,两次邀请世卫专家来华开展溯源研究。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中国专家和来自世卫组织及10个国家的国际专家共同组成联合专家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8天的联合研究。中方为专家组在武汉的顺利工作提供了必要协助,充分体现了中方开放、透明、负责任的态度。

  溯源是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有关工作。将溯源问题政治化的行径只会严重阻碍全球溯源合作,破坏全球抗疫努力,导致更多的生命损失。这同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愿望背道而驰。

  溯源也是一项全球性任务,应在多国多地开展。我们相信,世卫组织和中国的这次联合研究将对全球溯源合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办公大楼。新华社记者 陈俊侠 摄

  最初源头仍成谜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30日在日内瓦正式发布。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

  4种途径、5个层级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专家和17名外方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分为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与环境3个工作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8天的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研究报告。

  根据现有科学证据和发现,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引入人类4种传播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定性风险评估,并用“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5个层级评价。

  报告认为,新冠病毒“可能至比较可能”从原始动物宿主直接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可能”通过冷链食品传人,“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事件传人。

  最初源头仍成谜

  为了发现和确认早期新冠病例,流行病学工作组评估了2019年底武汉和周边地区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监测数据。所有这些研究中,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新冠疫情暴发前几个月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受新冠病毒影响。

  对新冠疫情暴发前两个月武汉市233家医疗机构76000余份呼吸道疾病病例记录等评估研究认为,这些病例中没有任何一例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因此在2019年10月至11月期间,武汉不太可能发生新冠病毒“实质性传播”。

  研究还发现,许多早期病例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但也有许多病例与其他市场有关,还有些早期病例与任何市场都没有关联。2019年12月,病毒在更广泛社区内的传播可能导致与华南海鲜市场无关的病例。这些证据可能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源头。

  其他国家潜在早期传播

  分子溯源工作组分析了从动物身上采集病毒的基因组数据。已有证据显示,与新冠病毒最相近的冠状病毒存在于蝙蝠和穿山甲体内,表明这两种哺乳动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但病毒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此外,水貂和猫等动物对新冠病毒高度易感,表明可能还有其他动物是潜在宿主。

  工作组还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采集的病毒样本序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疫情暴发第一阶段病毒序列的多样性。几份来自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患者的样本具有相同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表明这些患者来自同一个感染集群。不过数据也显示,在武汉疫情暴发早期病毒序列已存在多样性,显示在华南海鲜市场之外还存在未被采样的传播链。

  工作组还评估了不同国家已发表的研究数据,这些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一般先于当地最初发现病例数周。其他国家有疑似阳性样本发现时间甚至早于武汉首例病例,这表明在其他国家有传播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报告认为,对这些潜在早期新冠传播事件进行调查“是重要的”。

  与冷链关系尚不明确

  动物与环境工作组在对中国野生动物采样和检测中,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存在。动物与环境工作组对从菊头蝠和穿山甲等动物体内发现的与新冠病毒有亲缘关系的冠状病毒进行了分析。在疫情发生前后从中国31个省、区、市收集到的超过80000份野生动物、家畜和家禽样本中,也没检测到新冠病毒抗体或核酸的阳性结果。

  截至华南海鲜市场关闭时的环境采样分析显示,该市场的923份环境样本中有73份样本新冠检测呈阳性,表明病毒的环境污染广泛存在,与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污染产品传播至人类的结论相一致。

  现已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存在于冷冻食品、包装和冷链产品中。中国最近暴发的一些疫情显示与冷链有关,一些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包裹和产品上发现了新冠病毒,表明病毒可以通过冷链远距离携带。华南海鲜市场的供应链包括来自20个国家的冷链产品和动物产品,其中一些国家在2019年底前的样本新冠检测呈阳性,还有一些国家存在新冠病毒的近亲病毒。虽然有证据表明一些在市场出售的动物对新冠病毒易感,但本次研究从市场采样的动物产品均未检测出新冠阳性。

  报告提出了联合专家组下一步研究的建议,包括建立全球统一的数据库,在全球更广范围内继续寻找可能的早期病例,由全球科学家在多国多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宿主的动物物种,进一步了解冷链和冷冻食品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等。 (来源:综合新京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外交部网站、央视等)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