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徒步重走长征路|昔日红军长征小道 今朝网红打卡热地

2021年04月06日07:16

来源:大河网

  清明节于都群众祭奠先烈

  徒步队员体验红军长征小道

  记者品尝红军挖的思源井水

  徒步队员体验红军长征小道

  徒步队员体验红军长征小道

  □顶端新闻·大河报特派记者孙煊哲吴国强文图

  经过三天的徒步,4月4日,“90后90天徒步长征路”队员们到达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8.6万余人集结于都,夜渡贡江,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时值清明,不少市民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或到于都县烈士纪念园向红军烈士敬献鲜花,缅怀先辈。

  91岁老人清明祭奠红军烈士

  “他是我男人的哥哥,参加红军牺牲了,我男人临走时交代我不要忘记祭拜他。”今年91岁的老奶奶丁来丰,在丈夫哥哥的墓前,看着墓碑站了很久。

  老奶奶丁来丰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的大伯李春发烈士生于1910年,是于都县小溪乡桃枝村人,在1934年加入红军不久后,在瑞金县作战牺牲。

  4月4日上午,于都县烈士纪念园内很多群众来这里祭拜自己的家人。

  “当年于都参加红军的人很多,现在只要往上查三代就会有家人参加红军。”于都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林金文说,于都县在苏区时期全县有344330人,1932年1月至1934年9月于都县参加红军的人数为68519人,牺牲的烈士有16356人,而无名烈士并不在其中。

  林金文说,烈士纪念园目前只安葬了4100名烈士,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衣冠冢,是各家各户交上来的衣物以及当初参加红军时发放的银牌。

  林金文说,整个于都县几乎家家都有烈士,清明节来烈士纪念园祭拜的人会有很多,为了方便前来祭拜的群众,如果有群众找不到墓地,他可以帮助指引,但是由于清明节要在烈士纪念园值班,只能晚几天再给自己祖辈扫墓了。

  清明节当天,不少游客、市民专程来到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追忆先烈。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

  徒步团队员们纷纷表示,“我们白天徒步、晚上露营,用了三天才从瑞金走到了于都,虽然也很累,但和红军战士们相比,我们的这点苦不算啥。这只是开始,有长征精神的激励,我们一定能走到陕北。”

  夜渡贡江迈开长征第一步

  1934年10月17日至21日拂晓,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余中央红军将士,从于都县东门等8个渡口,渡过贡江,踏上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西侧约30米处,便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渡河旧址之一:于都县城的东门渡口。

  讲解员孙煜介绍,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以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机关就在东门渡口迈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面前看到的这条河就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要渡过的第一条河——贡江。这条河在于都县范围内,被于都人民和当年的红军指战员亲切地称为于都河。”

  孙煜讲道,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面宽有600多米,水深1~3米,河上没有桥,所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依靠架设浮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倾其所有,大力支援红军。沿河的老百姓都把家中的渔船全部捐献出来,先后汇集了大小船只800多条,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

  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是在傍晚五点以后开始进行的。傍晚时分,有组织的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架设浮桥。红军渡河后,要在第二天凌晨六点以前把浮桥拆除,依次靠岸排开,傍晚五点以后又要重新架桥。

  据统计在于都县60华里的河段上共架设浮桥5座,先后架桥、拆桥15次。

  由于架设浮桥还需要大量的板材,于都沿河两岸的人民都自觉地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捐献了出来。家家户户的门板、床板、店铺板,只要架桥用得上,就没有人会留下一块,有的老百姓甚至还把正在挂果的瓜棚都给拆了。

  “当时有一位70多岁的曾老大爷,在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材捐献之后,硬是把自己准备了多年的寿材送到了架桥工地。像曾大爷这样的于都老人还有很多。”孙煜介绍,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深为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渡过贡江(于都河)后,向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战前集结地前进。于20日,先后抵达仁风、祁禄山一带集结待命。

  红军小道成为百姓致富路

  从瑞金到云石山,再到于都。频繁地上坡、下坡让徒步团驮装备的小三轮吃不消了,刹车皮磨损严重导致刹车失灵,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听说于都保留有一条非常完整的当年红军走过的山间小道,趁修三轮车空隙,团员们来到了于都县的祁禄镇,重走长征小道,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魅力。

  红军长征小道全长19.34公里,树高林密,沿途包括金沙河、红五军团总军医处旧址、思源井、战前指挥所、登贤桥、脐橙基地、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初心纪培训基地(初心纪森林宿)等25处景点。

  陪同采访的祁禄山镇宣传统战委员刘炳发介绍,1934年,中央红军渡过贡江(于都河)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从这里秘密行军,昼宿夜出,向西进发,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当时,祁禄山镇不到4000人,有记载的红军烈士就有118名。2019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在此路线实地考察,认为它是迄今为止,长征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长征小道。

  阴雨绵绵,山路湿滑,大家沿着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山间小道过金沙河、古石桥、初心树来到了思源井。“这口井是当年红军挖的,供部队补水,一直保留至今。”刘炳发说,井里的水是山泉水,建议我们尝尝。记者舀了一竹瓢,“嗯,确实清凉甘甜。”

  大家继续拾阶而上,路边有几个炮弹坑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是当年中央红军突围后,国民党飞机轰炸留守游击队时留下的炮弹坑,山里面还有好多这样的坑。”讲解员钟淑英解释说。

  由于还要赶整个徒步长征路的路程,徒步团只体验了红军长征小道5公里路程,但真切地感受到了红军当年的艰辛。“红军当年穿草鞋,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才是真的难。”队员们说。

  如今红军长征小道已成了网红打卡地,且不收费。刘炳发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景区的投入,仅2020年就投资2亿元,全年超过26万游客来这里体验红色文化旅游,带动餐饮、住宿等收入5000多万元;此外,景区还培养了20多位讲解员,每人每月可增收2800元,村里乡亲们是最大受益者。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