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面具不是巴蜀先民真人的形象

2021年04月16日07:40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报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张弋文图

  “学术界为了不颠覆中华文明本土原创说,在三星堆考古上说尽假话,非说洋人嘴脸的青铜面具是东亚人种。”

  “考古学家有意压低三星堆的年代,本来是4600年,非要说它晚于夏商王朝,以便炮制夏商王朝先进的假象。”

  日前,有着“20世纪人类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之称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新的6个祭祀坑揭开了神秘面纱,形状奇特的黄金面具、体量巨大的顶尊铜人像、首次出土的整段象牙破土重生。随之,有关这个神秘的古蜀王国的传言也纷至沓来。

  那么,这些传言究竟有没有依据?4月15日上午,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做客郑州图书馆“天中论坛”,解开了三星堆遗址的那些待解谜团。

  真实的三星堆文明是啥样?

  对于外界而言,三星堆文明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最神秘的存在,纵目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黄金权杖、青铜神树以及数百根焚烧后的象牙,让许多人不由得发出疑问,“这真不是外星人留下的文明吗?”

  王巍说,目前还很难断定这些坑究竟是祭祀坑还是器物坑,不过可以肯定一点,不是第一现场。“1~6号坑的方向基本一致,7、8号坑是垂直的,这或许能够说明7、8号坑的年代很可能是三星堆文明最后的年代,也有可能是最早的。”王巍推测,这应该是三星堆的人自己埋的。“或许是发生了宗教信仰的改变,不再使用这些东西,随后迁都到了金沙,开启了另一套信仰。”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那么,三星堆和金沙的人们是否使用了文字?王巍说,尽管还没有发现,然而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巴蜀的图文还是以符号为主,因此推测,发现文字的可能性也不大。

  至于所谓考古学家有意压低三星堆4600年历史的说法,王巍说,从有人活动到最终衰落,三星堆可以分为三个大时期。一期是宝墩文化,大约是4600-3600年前期间;二期三星堆文化,约在3600-3000年前期间,和商王朝殷墟年代大体一致;三期是金沙·十二桥文化,约在3000-2700年前期间,此后进入东周时期的蜀国了。“所以不要看到铜人就和4600年联系在一起。”

  三星堆文化是否有域外文明的影响?

  有观点认为,在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以及纵目青铜面具,或许能够说明三星堆文化受到西亚甚至印度文明影响。针对这个观点,王巍认为,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是很正常的,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夏商王朝的冶金术就是在西亚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目前还不能排除域外文明因素曾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影响。

  “但是,要论证两者之间有文化或文明的密切交流,我认为应当符合几个条件。”王巍说,首先是时间上基本同时,不应相差数百年或更长;其次是距离上不能太远,如果很远,应当找到中间的环节;最后,二者不能貌似,应该真正的相似。“三星堆和夏商王朝的交流符合上述条件,所以论证三星堆接受域外文明的影响,也应符合这些条件。”

  在王巍看来,象牙和海贝的发现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以当时的气候条件,巴蜀有大象生存完全是正常的,至于海贝,殷墟就曾出土了大量的海贝,且和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基本同一时间。然而研究表明,殷墟的海贝并非来自印度洋,而是来自我国东南沿海,那么三星堆的海贝是来自殷墟还是其他地方,目前还没有定论。

  “至于青铜面具,那只是面具,不是巴蜀先民真人的形象,那些不戴面具的青铜小人,或许才是当时人们真正的面相。”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