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 | 农村“三留守”问题如何破解?新县箭厂河乡有个“戴畈模式”

2021年04月23日17:00

来源:大河网

顶端新闻·大河网记者 刘杨

4月22日下午,新县箭厂河乡“三留守”服务中心里分外热闹,周围村子几十名70岁以上的老人汇集在这里聊天、听戏、下棋、打牌、健身,活动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2019年,我们围绕留守妇女就业不离村、留守老人日间照料、留守儿童日常关爱的思路,在戴畈村建设了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三留守’服务中心。”箭厂河乡党委书记胡冕向记者介绍,这里设有综合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常规体检室、慈善超市、洗浴室、食堂餐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可分时段为乡里"三留守"人员提供服务。


胡冕告诉记者,这个中心的建设还要从此前就有的一种模式——“戴畈模式”说起。

2017年11月,信阳市民政局派陈孟辉到戴畈村任第一书记,陈孟辉走访过程中发现,全村1138口人,常住人口只有三分之一,并且几乎都是“三留守”人员。

“不解决好‘三留守’问题,想实现高质量脱贫就无从谈起。”在采访中,原戴畈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孟辉告诉记者,他们为此探索出以农村“居家养老”和关爱“三留守”为主要内容的“戴畈模式”。

“简单来讲,‘戴畈模式’就是‘三留守’和‘居家养老’。”陈孟辉说,通过居家养老这个“小切口”,来逐步探索完善“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搭建,从而实现乡村善治的大变化。他还想到让留守妇女照料留守老人、关爱留守儿童,让留守妇女发挥“扁担”作用,一头挑起自己的家庭,一头挑起照料村里留守老人的重任。

“村两委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级老年人协会,公开选拔8名留守妇女组成孝心护理员服务队伍,专门负责照顾村里生活困难的老人。将全村60周岁以上重度残疾老人、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有特殊困难的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将70周岁以上老人和60周岁以上留守老人作为一般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助医、助行、助洁等7大类服务。”陈孟辉说。

随着不断的发展,孝心护理员已经增加至63名。“我的丈夫5年前出国去意大利打工,我留守在家里,做孝心护理员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照顾老人我自己也很开心。”方明菊是最早的8名孝心护理员之一,她告诉记者,此前她们都是上门给村里老人提供服务,现在多数时间是在这个服务中心,她的婆婆和母亲也天天来这儿。


“到这里特别开心,活动很多很丰富,还能挣积分兑换东西,米面油都可以。”今年76岁的来海莲笑着跟记者分享。

来海莲口中的积分兑换是服务中心上线的“积分养老”。“乡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参与服务中心活动可以免费享受积分,每半天活动1个小时以上积1分,所得积分可以在慈善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以及相应消费品。”胡冕告诉记者,以此来引导鼓励老人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增进精神交流,改善生活品质。


服务中心还设有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做游戏、享受免费午餐、班级集体过生日,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周末还有亲子视频连线和周末课堂等服务。


“这个模式在全国影响很大,更重要的是它激活了乡村的内生动力。”信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强说,信阳市委、市政府将对“戴畈模式”的推广列入工作要点,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把“戴畈模式”由新县箭厂河乡精致的“盆景”上升为全市的“风景”,力争到2023年,“三留守”服务中心在全市开花结果,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谭敏  审核 :张培君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