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1年04月29日09:04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通讯员丁浩曹良刚本报记者尹小剑见习记者李振阳

  4月20日,细雨绵绵,何花早早站在学校门口,笑着迎接每一名学生。1996年出生的何花已在商城县丰集镇童畈小学工作了4年。

  何花的爷爷早年也是一名教师。时至今日,何花的父亲丁德超还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他就经常随父亲一起去学校。“我家离学校很近,我的童年是在家乡的小学里度过的。”丁德超说,他父亲退休后,他接过父亲的担子,继续守望乡村教育。今年59岁的丁德超已在童畈小学工作了40多年,他的妻子何雪也是这所学校的老师,现已退休。

  “爷爷是教师,打小我就喜欢听他讲故事。爷爷和父母对教学认真和执着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特殊的崇敬之情。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能够言传身教影响人、改变人,特别值得我追求。”何花动情地说。

  考大学时,何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专业。大学期间寒暑假,每次何花回来时,只要学生们在学校,她就习惯性地走进这所家乡的小学,同孩子们在一起,给他们上几节英语课和音乐课,陪他们做一些益智游戏和课外活动。她在假期里,虽然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但是分别时,孩子们都恋恋不舍地拉着她的手,请求她不要离开。每当看到孩子们渴盼的眼神,何花心里总不是滋味。

  一次,一名三年级的小女孩独自跑到何花家里:“姐姐,等你毕业后,能来我们学校当老师吗?”

  看着眼前这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何花笑着点头同意。与这名小女孩的约定,深深地埋藏在何花的内心深处。

  2017年,何花大学毕业,当她身边的很多同学都争相去大城市发展时,她毅然决定回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

  何花报到那天,已上五年级的那个小女孩抱着她热泪盈眶。

  “对何花来说,这所家乡的小学承载了太多的记忆。何花自小在此求学,如今,当年教她的老师成了她的同事,这真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童畈小学校长柳士勇看到当年的学生回来了,高兴得合不拢嘴,他知道,何花是为了村里的孩子才回来的。

  一名大学同班同学劝何花:“我们好不容易从乡下走出来了,去城市工作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啊。”

  “我觉得乡村更需要我,自己村的孩子自己不教,谁教?乡村教育是我的追求,在这里,我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这么多孩子陪着我,我挺幸福的。”何花深情地说。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