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孔庄村 辣椒产业成就“百万村”

2021年05月14日09:2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柘城县辣椒交易大市场资料图片

4月30日,孔庄村村民在麦地里套种辣椒

  □本报记者李海旭通讯员武月文/图

  4月30日,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一扫连日阴雨的沉闷和阴霾。从柘城县城向西北沿着笔直平整的省道驱车行驶15公里,就来到了慈圣镇孔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子里家家户户盖起的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作为柘城县三樱椒的第一批专业种植村,孔庄村将小辣椒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红色产业”,成为当地有名的“百万村”。

  人勤地生金,农忙正当时。在孔庄村的田野里,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长势良好,绿色的麦穗在微风吹拂下轻舞。在一行行的小麦中间,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种辣椒:运送辣椒苗、打坑、浇水、覆土,一片繁忙。

  “我家种了15亩地,采用的是‘小麦套种辣椒’和‘大蒜套种辣椒’的种植模式。就拿这片地来说吧,一亩地6行小麦套种了5行辣椒,咋说一年也能收入五六千元,要是大蒜套种辣椒,一亩地能收入七八千元。我是俺庄采取辣椒套种的第一人!”村民许立东自豪地说,“虽然是套种,但是两者互不影响,反而可以相互促进。小麦间隔大,通风透光好,不倒伏,穗大颗粒重,亩产可达600多斤。另外,套种的辣椒种植早,坐果率高,麦秆的遮阴作用,能有效减少辣椒病毒的感染。粉碎的小麦秸秆还能覆盖裸露的地面,为辣椒根系的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收麦的时候,我这套种的地用收割机来收都没问题!”

  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做辣椒生意了,郑州、温州、成都,把柘城辣椒卖到了多个省份。家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遇到辣椒移栽、除草、收获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时候,都是旁边乡镇的村民过来帮忙。“我经常来孔庄干活,1小时10块钱,我一天挣个百十块没问题。”来自远襄镇苏庄村的马桂芳满意地说。

  说起村里的辣椒产业发展,该村一位村干部自豪地介绍说:“自上世纪70年代柘城引进辣椒,俺村就开始种植了。全村364户,家家户户都种植三樱椒,收入上百万元的就占了一大半,家家盖起了楼房。村里建了10多个冷库,还有6个运输车队,我们种的辣椒不出家门就有人过来收购。”

  村民许立振和朋友合伙在温州做辣椒生意,一年能销500吨辣椒,他个人每年利润能分20多万元,家里还有5亩地,采取辣椒和大蒜套种,赶上好收成,又能收入4万多元。

  该村40岁的农民付顺领,把辣椒生意做到了重庆,依托辣椒产业走上了致富路。去年,他把重庆的一位老板朋友带到柘城,依托柘城辣椒产业,在柘城县产业园区投资2亿元建成了一个先进的火锅底料加工厂,今年6月即将开工投产。

  “在柘城最早做辣椒生意的‘辣椒王’袁国效,家中资产数千万元,也是俺们孔庄人!”慈圣镇副镇长刘树超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在孔庄村,从事辣椒贸易的经纪人就有122人。椒商行四海,柘城是家乡。每年春节,在全国各地辛勤经营辣椒生意的村民们都欢欢喜喜地回到柘城家乡过年,孔庄村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每到这个时候,也是村干部最为自豪的时候,大家都轮着请他们吃饭,表达谢意。村民们常年在外打拼,村“两委”班子在家做好后盾、守着“摊子”。

  孔庄村的发展历程是柘城县辣椒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柘城县把辣椒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坚持全县域布局、全链条提升、全方位发展,走出了一条质量兴椒、科技兴椒、品牌兴椒的特色农业之路。目前,该县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年交易量70万吨,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全县有20万人工作在辣椒产业链上,带动3.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5万人走上致富路。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