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为人民谋幸福”

2021年05月15日08:42

来源:大河网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村民邹新曾一家面对镜头露出笑容本报记者邓放王铮摄

  □河南日报记者王映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曹国宏

  对于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村民邹会彦来说,5月13日是终生难忘的一天。

  好雨总是知时节。午后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把村间小路荡涤得纤尘不染。沿着这条小路,习近平总书记从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缓步走来,微笑着进了邹会彦的家门。“当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就像做梦一样!”13日下午,邹会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邹会彦的家是一座带院子的二层小楼,一家三代过得和谐美满。小院里,总书记查看了厨房、卫生间和杂物间,“是用液化气做饭吗?冬天洗澡怎么取暖?污水怎么排放、怎么处理?”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

  邹会彦告诉记者,总书记一进厨房就掀开锅盖,里面是烙饼和鸡蛋,接着打开冰箱看了看冷藏的蔬菜和食物,还关心地问有没有肉吃。“肯定有肉啊,现在的生活顿顿不离肉!”当时,邹会彦一下子就笑了,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来。

  一楼是客厅和两间卧室,总书记饶有兴趣地一个一个房间参观。在邹会彦小儿子的卧室,桌上摆着两个直播架和许多护肤品。邹会彦的妻子郭春玲解释说,她在业余时间学着做直播电商,一个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这些护肤品都是她经营的产品。总书记高兴地点点头,鼓励她要把电商做好,更多地增加家庭收入。

  邹会彦的父母热情地邀请总书记在客厅落座。总书记和两位老人坐在一起,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了解生活中还有什么负担。“看出了我的紧张,总书记一直握着我的手,就像家里来了亲人。他还和我论了论年纪,说我是兄长。”邹会彦的父亲邹新曾说。

  邹新曾请总书记品尝茶几上摆放的猕猴桃,总书记接过来端详一番:“这么大的猕猴桃,是自己种的吗?”

  “这是村里果园基地种的,基地有村民们入股,每年都分红。”邹新曾告诉总书记,如今他们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是搬迁前的好几倍。

  邹会彦拿出一张老照片给总书记看,那是从丹江口库区搬迁时,全家人在老屋前的合影。邹新曾告诉总书记,搬到这里后,除了种庄稼,还在村镇就近打工,住房、医疗、小孩上学也都有保障。

  习近平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牵挂深深,嘱托殷殷,温情漾在每个人的心头,笑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总书记关心我们移民的生活,真是感谢啊!”邹会彦的母亲一口方言,却掩不住内心的激动,“好得很啊!我说这个‘好’把一切都包括了。”

  邹会彦19岁的女儿邹子金拉着弟弟坐在一旁,他们睁大眼睛,静静地听长辈们说话。“习爷爷问我和弟弟上几年级了,学习成绩怎么样,长大后想干什么。”邹子金说,“习爷爷和我们说话时一直微笑着,特别慈祥。”

  “当习爷爷听到我马上要参加高考,正上高二的弟弟想当一名工程师时,非常高兴,夸我们有志气,要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邹子金骄傲地说,“习爷爷肯定看到了家里满墙的奖状,我们一定要以最好的成绩向习爷爷汇报。”

  当总书记起身和大家告别时,墙上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刺绣吸引了他的目光。邹会彦说:“就在那个时候,我们收到了总书记的祝福,他祝我们全家越来越幸福。”

  “咱俩也得给总书记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总书记刚一走出家门,邹会彦就和妻子商量起来,“你再上个培训班,扩大电商经营的品种,每年多收入三五万元;等孩子们都上大学了,我腾出精力开间农家乐,每年再多收入三五万元。”邹会彦喜滋滋地憧憬着:“如果总书记能再来,咱家肯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有记者提议,拍一张全家福吧,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

  镜头中,邹会彦一家六口人靠得紧紧的,笑得美美的。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