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不见天,古墓常相伴,这群“地下工作者”都干了啥?

2021年05月18日2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洛阳5月18日电 题:抬头不见天,古墓常相伴,这群“地下工作者”都干了啥?

  作者 阚力

  早上八点半,张建文裹着外套,迎着阵阵凉气,走进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地下陈列展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张建文是这座博物馆的副馆长,该馆正处于闭馆升级改造阶段,每天巡查改造工地,协调改造事宜,是张建文的主要工作之一。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因此,“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洛阳古墓博物馆,就位于洛阳邙山乡冢头村,1987年建成开放,占地86694.3平方米,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以古代墓葬及其附属文物为陈列内容,包含历代典型墓葬、北魏景陵和河南古代壁画馆三大展区。

  公开资料显示,这座博物馆是中国国内唯一一座集帝陵、古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砖雕石刻和古代壁画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博物馆。

  在历代典型墓葬展区,整体搬迁复原了从“两汉”到唐宋9个朝代(时期)25座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墓葬,陈列随葬器物等珍贵文物约600件。基于古墓保护的特殊性,展区主要分布于地下。

  张建文告诉中新网记者,博物馆主要对整体搬迁过来的古墓进行异地保护,对北魏景陵进行原址保护。“我们的工作就是与这些古墓为伴。”

  和馆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张建文每天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在地下工作。目前,他正在参与墓葬区放渗透水治理,以及北魏景陵本体保护。

  “在景陵本体保护方面,我们正联合其他单位,对其墓道造成外闪裂隙的形成原因进行勘测。”谈及古墓保护,有着14年考古经验和近10年博物馆工作经历的张建文滔滔不绝。

  “无论是异地搬迁的古墓,还是原址保护的景陵,都属于土遗址保护。”在张建文看来,对土遗址的保护相当难,“我认为最大的难点是要尽可能恢复或模拟它在发掘前的原始状态。”

  研究并解决这些难点,尽可能遏制古墓病害的进一步加剧,是张建文的日常工作,“无论是在考古队还是博物馆,我好像一天也没有与古墓分开过。”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特殊性,决定了馆内工作繁琐,工种较多,和张建文一样的“地下工作者”也很多。

  在馆里工作逾20年的壁画修复师苏东黎,和馆里壁画保护中心的同事们除修复古墓壁画外,还要定时定点测量古墓内的温湿度。

  作为年已五旬的女性,苏东黎一直坚守文物、壁画修复第一线,天天与墓地等打交道,在外人看来很不理解。但她说,“我从小就喜欢文物,壁画修复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将是终生职业。”

  与苏东黎一样,从事讲解工作的段跃辉亦在馆里工作有20余年,虽然目前已经转到管理岗位,但她还是喜欢每天到地下展区转一转。“跟古墓相处半辈子了,一天不下来看看它们,就觉得缺点啥。”

  “我也常会去听听观众对讲解员的评价,以便及时提升馆内的讲解工作。”转岗后,段跃辉依然承担着馆里部分讲解接待任务,以及对年轻讲解员的培训。

  每每看到年轻的讲解员们,用各自的话语向访客讲述着古墓的前世今生,段跃辉感慨颇多,“年轻的讲解员们是历史的传帮带,深坑大墓里的一个个故事需要通过他们的声音向外界传递。”

  目前,馆里的讲解员大多是“90后”。段跃辉说,“现在的年轻人反而对墓葬文化更感兴趣,可能是受到墓葬题材文视作品的影响。”

  “当置身地下数米的古墓里,阴冷潮湿裹挟着你,你害怕吗?”谈及刚到馆里工作的情景,段跃辉笑了笑说:“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抬头不见天,古墓常相伴。”张建文、苏东黎、段跃辉等人,是众多藏于地下的古迹保护工作者的缩影。(完)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