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香魂女》如何演绎周大新笔下悲情两代人?回归戏曲本体彰显美学意境

2021年05月23日20:3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场”河南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5月22日晚,豫剧《香魂女》在朝阳沟大剧院上演,豫剧名家汪荃珍时隔6年后再次披挂上阵出演大戏。整场戏将改革开放初期两代女人的悲情命运、心灵嬗变和冲破牢笼演绎得淋漓尽致。

豫剧如何诠释周大新笔下悲情两代人?

说起豫剧《香魂女》可谓师出名门:剧本由河南著名剧作家姚金成改编自豫籍作家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由河南豫剧院三团创排,李利宏执导,朱超伦、耿玉卿、李仲党、汤其河、安之语、赵国安编曲,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荃珍领衔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红霞以及国家一级演员盛红林在剧中分别饰演欢欢、任实忠。

《香魂女》讲述了童养媳出身的香嫂在改革开放中靠着钧窑技术成为当地首富。但是丈夫是赌鬼,儿子智力低下。她爱子心切,花两万元娶来邻村姑娘环环为媳。香嫂忍辱负重,维护着自己“贤妻良母好婆婆”的形象,但20多年同命相托、苦苦相恋的人却是钧窑坊的帮工任实忠。这份苦涩的恋情既是她事业、人生的重要支撑,又是她生活现状的潜伏危机。在一次突降的危机中,婆媳惊愕相对,情人远走他乡,“人去窑败”的痛苦,反映出两代女人的悲苦命运。

剧本以两个女主人公生命历程为主线,通过喜船迎亲、婚夜跳河、忍辱挨打、归来诉情、黑夜出逃、背夫偷会、情人分别、人去窑败、婆媳交心等跌宕起伏的情节上演了两场悲喜交加的虐恋。悲的是女性命运的不幸和不公,喜的是两颗心灵相通后人性回归的善良和宽容。

婆婆的心“又冷又热又似铁” 性格复杂的香嫂该如何诠释?

演了20多年,汪荃珍在演出后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一上台,汪荃珍的一半就是香香了,从说话到唱腔,从思想到言行,我们都是用感情在和人物进行交流。”

面对儿媳从趾高气扬到敞开心扉;面对情人从惺惺相惜到含泪情断;面对赌鬼丈夫二东从逆来顺受到开始反抗;面对弱智儿子从糊涂娶妻到放飞儿媳,香嫂屋里屋外“两张面孔”,对此,汪荃珍是如何理解的呢?

“作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女企业家,香嫂善于斡旋,能力出众,惹人羡慕。她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在家挨打受骂,独自支撑窑洞,关住门泪往心里咽,但是她也渴望有自己的爱情和希望,一边是火辣辣的热爱,一边是充满暴力的家庭。我觉得应该在冷与热的度上把握好,把她对爱情的追求、家庭的隐忍和不满在不同场景分别呈现出来,把人性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汪荃珍说。

  豫剧《香魂女》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自立上舞台长演不衰,不少戏迷对于“月下相会”“送环环自由身”等经典唱段张口就来,已成为豫剧舞台上的一部艺术精品,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国戏剧现代戏突出贡献奖等众多殊荣。

用精彩唱腔、简洁舞台、唯美音乐彰显中国戏剧美学精神

现场不少观众情到深处纷纷落泪,对此,汪荃珍表示感谢:“20多年后,依然能够让观众深入剧中,为剧中人感动落泪,给我们这么多鼓励,这源于大家的默契配合。而且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能为大家奉上一台大戏,意义非同寻常。”

水天一色、荷花吐蕊、如诗如画的香魂河畔,上演两代人的生活悲歌,《香魂女》用直抵人心的笔触,在豫剧现代戏惯用家长里短、直白表述的基础上注入了诗情画意。与其他剧目在舞美上的大张旗鼓不同,汪荃珍说《香魂女》可谓获奖作品中最简洁的一部,成功体现了“回归戏曲本体,彰显中国戏剧美学意象化特征”的导演艺术。

现场一位资深戏迷说:“剧中朴实真实的唱腔,强烈的乡土气息,展现出农村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其实这部剧并没有几个人物,但是香嫂、环环、实忠、二东、墩子等却做到了性格鲜明,富有层次。喜唱迎亲的摇桨舞蹈、二东香嫂以拐杖为支点的打斗,环环深夜出逃的翻身等身法技巧,都深深显示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神韵。”

《香魂女》是一部饱含东方朴素情感之美的人性礼赞。剧作家姚金成以独特新颖的审美视角、合理紧凑的戏剧结构将两代女性的命运放在时代背景下,透视的是妇女解放,注入的是强烈的人文关怀,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香嫂和环环对命运自身的醒悟和执着的抗争精神。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

编辑:臧小景  审核 :张培君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