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熔炉里炼真金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综述(下)

2021年05月27日07:16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记者刘婵

  5月,鹤壁市淇县灵山街道凉水泉村的游客又多起来了。

  “今年民宿行情好,周末、节假日都是一房难求。”第一书记韩涛驻该村已有4个年头,看着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也早已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

  腼腆的他在笔记本上写道:“在村里这几年,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一段时光,一辈子难忘。”

  打开中原奋楫笃行决战脱贫攻坚的长卷,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扶贫者——果敢先行的决策人、背井离乡的拓荒人、梦想接力的后来人……

  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党政干部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拿出“绣花”功夫,实打实地推动精准扶贫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37名省级领导联系38个国定贫困县,15个省直单位联系15个省定贫困县,1.3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2.8万名蹲点干部实现对贫困村的全覆盖;选优配强,越来越多能带对路子、带好发展、带正风气的“领头羊”被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之中,如一粒粒火种,点燃群众脱贫致富的激情;协同发力,政府主导专项扶贫、发挥优势行业扶贫,参与脱贫、人人有为的“大合唱”在中原大地奏响……

  决不让一个贫困县、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从商城县伏山乡簪子河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铁帮“爬岭翻山过草地,腿上常挂大蚂蟥”;到滑县半坡店镇闫河屯村驻村第一书记齐尚山拖着身上的两根透析管坚守扶贫一线;从“看到乡亲们质朴的笑容,我觉得所有作的难、发的愁都值了”的心声,到“申请留下来,一定要亲眼见证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誓言……决战脱贫攻坚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河南党员干部充分点燃内心的火焰,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锤炼党性,越能练就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开拓创新之力。

  女干部朱亚玲心中有一个“磨”字,在巩义市夹津口镇韵沟村工作的两年间,她感觉自己像一颗种子,在实践中磨砺,从群众中吸收养分、生根发芽;男教师刘许增心中有一个“拼”字,他的成就感,来自“每干成一件事,得到老百姓认可的喜悦”。

  在更多扶贫干部心中,还有一个“爱”字。在这份大爱的滋养下,孕育出了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模式、扶贫车间带贫模式、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上蔡模式”……

  工作扎不扎实、作风硬不硬气,群众满意度始终是衡量的重要标尺。翻开我省脱贫攻坚地图,“三山一滩”地区任务最重,但广大扶贫干部一个个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的奋斗身影,让脱贫攻坚的成果既有物质的丰盈,也有精神的激发;让贫困群众不仅获得了生活的改善,更打开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只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一定能高质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振兴乡村,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把这一政治优势发挥好。商丘市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驻马店市理顺涉农部门的职责分工,许昌市以“六个并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需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投入保障、强化规划引领上见真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只要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省市县乡村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汇聚起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

  从豫东平原到豫西深山,有一种力量在汇聚;从繁华都市到广袤农村,有一种信念在传递……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需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需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需要更大的力度、更强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

  从严从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领,只要突出严的规矩、实的导向,就一定能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2020年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对象中,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公务员等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占到22%。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沿堡垒,每名党员干部都是攻坚克难的战斗员。时刻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恪守党性原则,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中坚骨干作用,我们就一定能将乡村振兴的蓝图变为现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勾勒出“十四五”期间乡村全面振兴蓝图:到2025年,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入推进。

  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