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工人在电塔上施工。一座座电塔,为卢氏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摘帽”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本报资料图片
②汝阳县城关镇青气村扶贫车间。当地农村女性在家门口就业,加快了致富的步伐。康红军摄
③游客在宝丰县观音堂林站余家村一处民宿院内游览。近年来,余家村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何五昌摄▼栾川县潭头镇安置点记者供图
汝州市大峪镇下焦村新居记者供图
□本报记者逯彦萃本报通讯员王志钢
当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探索走出了一条“依托‘四靠’搬得出、覆盖‘五有’稳得住、围绕‘五个一’能致富、实现‘五新’生活好”的新路子。
搬得出挪出穷窝迁入新居
在豫南大别山下的新县田铺乡易地搬迁安置点,江莲对新家特别满意:“四室两厅两卫,150平方米的户型方方正正,俺一家6口人住着可宽敞。”
“出行两条腿,种地靠老天”曾是我省“三山一滩”地区(大别山、伏牛山、太行深山和黄河滩区)的真实写照。这里是河南脱贫攻坚主战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有许多世代贫困的群众。
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提供公共服务成本高,后期发展风险大。
咋办?搬!
在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我省成立了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及易地扶贫搬迁行动指挥部,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指挥长,28个省直单位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县三级专班专职推进;制定出台了以“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为引领、22个文件配套的“1+x”政策体系,形成了各地各部门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按照贫困户识别、贫困户退出、扶贫资金使用“三个零差错”要求,采取“先申请、再识别、后核对”的工作方法,以“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搬迁”,确保不漏搬、不错搬、不搬错,真正把贫困群众纳入搬迁序列。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中原大地上全面铺展。5年来,我省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新建安置住房7.7万套,近26万名深山贫困群众,实现了“下山”“上楼”。
为了确保搬得出、搬得好,我省按照“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四靠”原则科学选址,方便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享受公共服务。据统计,“四靠”安置占比近九成,其中,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安置比例分别为13.8%、13.3%、52.8%、8.8%。
稳得住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让群众得到一栋新房、换了一个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穷根,过上好日子。
在豫北的太行山区,郭章学一家告别了位于深山的辉县市西平罗乡白土岗村,搬到了辉县市佳怡社区。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就起床,帮助妻子王海云和面、发面、出摊打烧饼,然后叫起两个娃吃早饭、去上学,自己再到家门口的旭日电池厂上班。
郭章学说,住在佳怡社区,老人看病很方便,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生活出路有很多。
为了方便搬出来的群众“坐享”公共服务,我省按照“保障基本、缺啥补啥”的原则,在每个规模以上安置点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有社区服务中心、有义务教育学校、有幼儿园、有卫生室、有综合文化场所,做到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覆盖到位。
在我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卢氏县兴贤里搬迁安置社区,社区管委会原主任黑华宁说:“我们专门成立了管理委员会,设置民政、就业等8个便民窗口,确保群众享受各类政策‘不脱节’,就医、就学、就业有保障。”
内乡县为搬迁贫困户考虑得更细致。除了省里统一要求的,县里还为搬迁社区配套建设了小菜园、公共淋浴室、洗衣房等。“我心里暖暖的,政府就是我们的亲人。”内乡县师岗镇曹营社区的搬迁贫困人员付东峰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省累计为搬迁群众新建社区服务中心525个、文化广场558个、综合活动室316个、卫生室234个、幼儿园133个、学校220所,累计铺设饮水管道1220公里、硬化道路949公里、铺设电网567公里。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覆盖到位,群众住着好房子,享受着当下的好日子。
能致富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如果搬迁户“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易地扶贫搬迁便失去了意义。
林州市首个光伏扶贫示范点——城郊乡庙荒村,用扶持资金建设了120千瓦小型光伏发电站,每到月底,电费收益都会打到村集体账户上。该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高兴地说:“有了这座小电站,相当于给搬迁贫困户买了一份长期的脱贫保险。”
新县通过发展茶叶种植和生产,让搬迁户有活干;新安县北冶镇关址村搬迁后,将全村土地集中整理,建起千亩玫瑰生产基地,建设了玫瑰深加工生产线,搬迁户家家有活干,户户有收入……
我省开展“搬迁+产业”“五个一”行动,让搬迁群众收益多、生活越过越红火,切实体会到“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围绕“建设1个村级光伏小电站”,在安置点建成并网271个村级光伏电站,惠及1.2万户搬迁户;围绕“落实1项特色产业帮扶措施”,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药材、菌菇、林果种植及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带贫产业,约70%的搬迁群众享受到产业红利;围绕“建设1个扶贫车间”,配套建设扶贫车间281个,已基本实现靠县城、靠乡镇的安置点全覆盖,带贫1.69万人;围绕“有1人稳定就业”,建立精准就业帮扶台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800人以上的安置点开展就业对接活动,让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足不出户”获得就业信息,全省有劳动能力的搬迁人口基本全部实现稳定就业;围绕“有1份稳定收益”,创新复垦券交易政策,将复垦券交易所得一部分交由专业理财机构管理,累计返还收益7582.53万元。
搬迁群众告别了贫困条件下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享受到安置点的现代化资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全部实现脱贫。
生活好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家园
新房新生活,不少事情都要从头学起。嵩县黄庄乡汝南扶贫搬迁社区居民范钦成刚搬进新家时,不会用液化气,担心会爆炸,住在楼房还要烧劈柴。“多亏有乡里干部上门来教。”他说。
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人的迁移,更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要围绕村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抓实抓细后续产业扶持、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移风易俗等工作,用心做好搬迁扶贫后半篇文章。
2018年4月,我省谋划开展了以“感恩新时代、住进新房子、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营建新家园”美好生活“五个新”为重点的后续扶持工作,以安置点为依托,以搬迁群众为主体,大力开展思想教育、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智双扶、自治管理等活动,全力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
“社区+党建”,858个集中安置点变身宜居宜业新家园。在洛阳,安置点设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制定社区公约,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搬迁户移旧俗树新风,真正实现“搬出来,换个活法”。
“群众+自治”,“村民”变“市民”。卢氏县充分激发群众自治的积极性,从搬迁群众中选出基层党支部、居委会、监委会和居民组干部,成立了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志愿者服务队,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公。
搬迁,无疑给贫困群众打开了新世界的门。“就业方便了,收入增加了,孩子考上了大学,我们全家铆足劲头奔小康。”说起搬迁后的新生活,栾川县潭头镇易地搬迁社区的杨建立笑得合不拢嘴。他在家门口张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托党恩乐迁福地”,下联是“感良政喜住新居”,横批是“共产党好”。
随着后续扶持工作渐次展开,在安置点基层组织的动员引导下,搬迁群众告别了靠天吃饭、勉强度日的苦日子,逐渐改变了传统习惯,激发了内生动力,倡树了文明新风,“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的氛围越来越浓,“人气旺、出路多、发展快”的前景越来越明,易地扶贫搬迁的“河南路子”越走越宽。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经过5年持续奋斗,河南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推动困扰了“三山一滩”地区千百年的区域性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我省交出了一份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答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乡村振兴的大幕已徐徐拉开。征途漫漫,惟有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