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芸 董娉 马涛
专业培训是保障飞机良好运营的重要前置条件。6月15日,中国商飞(郑州)客户培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运营。
这是中国商飞在全国合作设立的第一个客户培训研究中心,重点围绕国产大飞机开展专业培训和相关设备、技术、标准的研究,以满足多种国产机型的交付和复训需求。
大飞机是航空制造的高端产品,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中国商飞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空中丝绸之路”与“大飞机”在培训研究领域牵手,将为河南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在揭牌现场,省发展改革委与中国商飞签署《民机产业培育合作备忘录》。河南航投与中国商飞分别签署了货运飞机、模拟机采购合作协议,协议是对双方2020年11月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深化,进一步明确了飞机的具体交付计划、付款节奏、飞机交付的技术要求和适航要求等相对具体的条件。
据悉,河南航投作为启动用户,向中国商飞采购50架货运飞机,其中25架为确认订单,共同打造国产货机机队的标杆性航空货运企业。在此基础上,中国商飞支持河南航投开展飞行员培训、飞机租赁、飞机维修、零部件制造等航空产业项目。
中国商飞把首个研究中心放在河南航投航空培训中心,会给中原带来什么?“将极大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并拓展我们的业务范围。”河南航投航空培训中心董事长邓鲁华表示,围绕国产民机的研发制造,中国商飞客服中心拥有丰富和扎实的培训经验,承担着客户服务方面的科研、技术体系建设和全寿命客户服务等工作。
目前,“空中丝绸之路”发展势头迅猛,人才培训需求很大。河南航投航空培训中心两栋建筑面积共计约2万平方米,其中飞行训练中心已于2020年6月14日启用。此次启用的乘务训练中心可容纳2种机型客舱乘务员成套培训设备的安装,分为动态模拟机训练区、水上训练区和理论教学区等功能区域。
“围绕河南民航产业发展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我们致力于打造有本土特色的民航人才‘大培训’产业。”河南航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明超表示,下一步将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相关链接
郑州—马尼拉航线开通,“空中丝路”朋友圈再添东盟好友
本报记者 冯芸 董娉 马涛
6月15日上午11时,一架B737-800F货机满载货物从郑州机场直飞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航线的开通不仅标志着我省又打开了一条连接东盟的航空货运通道,更为“空中丝绸之路”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作为河南首家本土国有基地货航,中原龙浩航空以郑州为枢纽,先后开通郑州—东京、大阪、首尔、河内以及郑州—马尼拉等8条地区航线,郑州—法兰克福、赫尔辛基、布鲁塞尔3条洲际航线,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两大开放前沿,连接欧洲、东亚、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已具规模,使“空中丝绸之路”的航线网络更加丰富。
此外,随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运输资质日渐丰富。中原龙浩目前已获得9类危险品运输资质,能够以高效、安全的服务开展危险品及食蟹猴、虾苗、螃蟹等活体动物运输。今年以来,在郑州执飞796个航班,贡献货运量8545吨,同比增长135%,成为郑州机场运力运量增速最快的货运航司之一。
“菲律宾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特别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空中丝绸之路’中看到了巨大的合作潜力。”在开通现场,菲律宾驻华商务参赞格伦·佩尼亚兰达认为,郑州—马尼拉航线将会极大地促进菲律宾与河南以及中国中部地区之间的贸易增长,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双方密切友好的商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