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孙静
郑州百花路47号,是一幢稍显陈旧的大楼。6月24日下午2点半,酷暑的午后十分安静。转角上3楼,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片人声鼎沸。
完全开放式的办公大厅里,四周张贴着密密麻麻的项目倒计时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专注于电脑,代码在手下流淌,讨论声此起彼伏。高处,悬挂着“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一件事’攻坚组党员突击队”的横幅。
这是郑州市全力打造的“郑好办”政务服务客户端及政务服务网的“大脑中枢”:郑州市政务服务“一件事”攻坚小组。除了来自郑州大数据局的4名行政人员,其余70多人全部是来自阿里云等公司的数字技术精英。目前,“郑好办”已上线的660多个全程网办便民事项,从想法到上线,均出自这批年轻人之手。
下午3点,攻坚组临时党支部的15名党员要开一个短会。“我们支部党员平均年龄26岁,大部分都是90后,我这个40多岁的党员都被他们叫‘老杨’了。”支部书记杨其林呵呵一笑。
“王崇智,周五前你要跟进的有小学生报名、配偶公积金提取等3个项目,要测试1个产品,与民政部门的对接也要抓紧。”杨其林直接安排工作。
“吴家骅,二手房交易的事确实棘手,部门对接、内网改造、流程设计件件不容易,但你是项目上的党员,任务再重也要带着大家往上冲。”杨其林掰着手指头算日期,“争取8月底前,让群众实现二手房交易全程网上办。”
紧接着,大家交流工作进度、问题及想法,不到半小时,会议结束。
“节奏一直这么快吗?”“党员的担子是不是更重些?”面对提问,王崇智和吴家骅答得十分干脆,“去年一年上线500多个高频便民事项,几乎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两年半的工作,今年年初又新列300个事项,工作量确实很大。”“咱是党员,必须能扛能打,冲锋在前,这没啥说的。”
“临时党支部去年3月成立以来,既凝聚了来自不同单位的技术力量,又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智慧郑州、数字郑州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郭程明感叹,在这群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走出门去,大门外张贴着一份战报:“郑好办”用户已达635.5万人。日均办件量约4000件。5月26日,国务院相关报告显示,郑州政务服务能力指数由2018年第22名大幅提升至2020年第10名,正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