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身边的名老中医丨李发枝:古为今用,才能做好中医传承

2021年06月28日18:01

来源:大河网

   

核心提示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河南作为中医药大省,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中医药资源丰富。老一辈中医大师治病开药、口传心授、推广传承中医药,使中医药文化在河南更加璀璨。顶端新闻、大河网联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推出“走近身边的名老中医”系列报道,探访他们行医传承的足迹,讲述他们医者仁心的故事。

祝传鹏 张黎光/文 杨鑫阳 马绍坤/视频

△李发枝(中)为患者诊治

他从医64年,78岁仍坚持每周出诊五次;他临证注重实效,醉心于经方的研究,用经方治疗疑难怪病屡起沉疴;他在全省推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经验,稳定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他,就是被誉为“河南中医一面旗帜”的李发枝。

世界难题,他给出了“中国方案”

6月18日午后,大河网记者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家属院李发枝的家里见到了他,当时他正在书房翻阅医学典籍,他的家里摆放最多的“装饰品”就是医书,甚至他睡觉的床头也堆放着数本纸张泛黄的线装医书,以便睡前翻阅。

了解李发枝的人都知道,李发枝嗜书如命,他行医60多年除了给病人看病,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特别是经典医书,这也为他系统形成方证相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饮食调护及宜忌等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学宗内难,法崇仲景,旁及东垣,李发枝临证注重实效,不尚空谈,擅长使用经方、古方、时方治疗疑难杂症。

△李发枝给大河网记者介绍他珍藏的医书

艾滋病人能活多久?据文献记载,健康人从感染到死亡,一般2到20年不等,这意味着一经患病,就进入了死亡倒计时,一经发病,各种各样的折磨也会让患者如在地狱。

2004年8月,我国五省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免费中医药治疗,“一场史无前例的诊疗尝试”开始了。

“2004年那会儿,大多数医生都没见过艾滋病,我们就想下去多看看病人。”李发枝说,通过走访多个艾滋病高发区,收集大量病例发现,艾滋病人多有咳嗽、发热、乏力、腹泻等症状。由此,专家们运用中医学理念总结出艾滋病是“疫毒”传播侵入人体,首先损伤脾脏,致脾气亏虚,进而损及其他四脏,终至五脏气血阴阳俱虚,邪为其基本病机。根据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经过反复探索,专家们研制出治疗艾滋的主要制剂。

2005年10月,项目进行到1年,令人惊奇的效果出现了,病人乏力、纳呆、咳嗽、发热、腹泻等主要症状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减轻,黏膜溃疡、口糜、疱疹及淋巴结肿大等体征也有了改善,不少家里已经准备好棺材的患者死中得活。2012年,第一批参与中医药治疗的1732例患者的年病死率为1.6%,远低于4.5%的全球水平。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发枝

蜚声国际,“洋中医”两次来豫请教

近日,一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温度达39.3℃,伴头晕、四肢肌肉关节疼痛,乏力且全身散在鲜红色斑疹等症状,后经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3周内去了大小几家医院,都不见好转,后转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发枝用升阳益胃汤与甘露消毒丹治疗,两服中药就将病人的体温控制在37.0℃ ~37.2℃,最终治愈出院。

李发枝擅长使用经方、古方、时方治疗疑难杂病,不仅在国内出名,在国际上也影响力巨大。

德国人Dietmar(音译:狄特马)是德国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靠开经方和针灸为人治病的知名医生,擅用经方和针灸治病,是德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经方专家,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经方会议。

为提高针灸水平,1992年和1994年,狄特马先后两次到四川成都跟一针灸专家学习请教,针灸技艺日益精进。因为痴迷,狄特马十分用功,靠英文版中医经典书籍,他连学了10年,但令其困惑的是开起中药方剂来,疗效却不怎么如意。怎样提高疗效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2005年,狄特马了解到经方(经典医著尤指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他发现,中医经方讲究的是方证对应,只要对症,疗效都不错。2007年,他开始尝试经方与针灸结合治病,结果一试效果奇好,这更坚定了他学经方的信心。

△资料图片

2012年南京国际经方会议上,参会演讲的狄特马聆听了李发枝关于《金匮要略》研究和应用的专题报告,印象深刻。经温州经方名医娄绍昆的女儿娄莘杉的推荐,终于联系上李发枝,征得同意后,狄特马于2018年3月带着自己在学习和诊疗中积累的关于《金匮要略》方面的30个问题,亲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向李发枝请教。狄特马表示,这次向李老的讨教使其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2019年10月15日,这位痴迷中医的“德国名中医”再次来到郑州求师学艺,再次带着许多疑问来找“经方大师”李发枝求教。

据了解,现在从周一到周五,狄特马的门诊量日均30人,初诊的病人在预约后,至少要等4周才能轮到看病;复诊的病人也需要提前2~3周预约。由于治疗效果良好,狄特马被当地人尊称为“德国名中医”。

古为今用,是对中医最好的传承

中医要想长足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先解决后继乏人、乏术的忧患。李发枝从教42年,潜心传承中医学术,倾心带教,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培养名医骨干百余名,学生遍及海内外。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国海是李发枝的一名学生,也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发枝学术经验继承人。

张国海说,自己从1981年就跟随李发枝老师学习,至今,恰好40年,李发枝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张国海受益良多,特别是每天读书的习惯都是跟着老师养成的,每天不读书就感觉缺点什么,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如今,张国海也成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方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运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顽固性口腔溃疡,痤疮,痛风等疾病的知名专家。

△李发枝珍藏的医书    

“李老师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他经常教导我们,医生是看病的,不是掌握住药方和药就行了,要学会诊断,灵活运用古籍传承下来的经方创新,我要终身向老师学习,磨炼医术仁心。”张国海感慨说。

李发枝认为,医学经典是死的,病是活的,要从病人的得病特征综合分析治病,在学习好古典经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解决当下问题。同样,做好中医药发展,首先,要做好中医传承。加大中医经典的教学和学习,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中医基本功;又要大力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传承好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继续发扬中医药事业。其次,要做好创新,注重实效,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再者,忠诚于初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